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踏青日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踏青日记

四月五日 星期三 雨转阴

清晨醒来,窗外果然如杜牧诗中描绘的那般"清明时节雨纷纷"。细雨如丝,轻轻敲打着窗棂,仿佛在诉说着这个特殊节日的哀思与静谧。我撑起一把素色雨伞,独自走向城郊的公墓,去祭拜已故的祖父。

路上行人果然"欲断魂",人们手持鲜花,面带肃穆,默默地行走在雨帘中。这细雨,这行人,这氛围,与一千多年前杜牧所见何其相似。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就在这样的时节里年复一年地延续着。

墓前的沉思

站在祖父墓前,摆放好他生前最爱的白菊和清茶。雨水顺着墓碑滑落,像无声的泪水。我想起苏轼在《东栏梨花》中写的"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忽然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清明不仅是祭奠逝者,更是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祭扫完毕,雨渐渐停了。我沿着山间小路漫步,看到许多人家都在扫墓祭祖,不禁想起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中的场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古今同此情景,让人感慨万千。

雨后的生机

下山时,阳光偶尔从云层缝隙中洒落。路边的野花经过雨水洗涤,显得更加娇艳欲滴。这让我想起陆游的诗句"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虽然现在已少见插柳的习俗,但春意盎然的气息却一般无二。

回程途中,看到几个孩童在放风筝,欢声笑语打破了先前的肃穆。这大概就是清明的另一面吧——在追忆逝者的同时,不忘珍惜当下,拥抱生机。正如古人所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的意义

今日的踏青让我对清明节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密码,承载着中国人对生命的认知和感悟。从杜牧到苏轼,从白居易到陆游,无数诗人用笔墨记录下这个节日的特殊氛围,让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够感同身受。

夜晚整理日记时,窗外又飘起了细雨。我想,这纷纷细雨或许会一直下到明天,就像传统文化的传承,绵延不绝,润物无声。清明时节,我们祭奠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独有的生命智慧吧。

清明节优秀作文100字合集

清明节作文 100 字优秀作文【篇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祭祖、踏青,家族里的老老少少团聚一起,好不热闹。 一般在清明节前夕,农村里的人就开始着手准备做一样家家户户都会吃的时 令果子——清明。据说是因为做清明最特色的食材,也就是艾草,在明前时最为 鲜嫩,所以早早采来开始做。亲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