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日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四月五日的追思

清晨推开窗,果然应了杜牧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绵绵细雨将整个世界笼罩在朦胧的水雾中。我撑起黑伞走向公墓,柏油路面上映出无数破碎的伞影,当真像极了"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场景。

青石板前的记忆

祖父的墓碑前,我摆好青团和艾草粿。雨水顺着碑文凹陷的笔画流淌,那些鎏金的"先考""显妣"字样在水光中微微发亮。忽然想起小时候祖父教我念《清明》后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时他粗糙的手指指着插图里的牧童,说清明不仅要祭奠,更要珍惜生机。

三年前最后一个清明,祖父还能自己修剪坟头的杂草。他总说这些蒲公英拔不得,"你看它们黄灿灿的,多像给祖宗点的长明灯"。如今蒲公英依旧盛开,只是再没人说这样温暖的话了。

雨中的生机

返程时特意绕道山脚,雨幕中的油菜花田泛着朦胧的金黄。几个戴斗笠的农人正在田间疏通沟渠,他们弯腰的剪影,与远处新坟前跪拜的身影奇妙地重叠。这大概就是清明的真意——在绵绵哀思里,生命始终如田埂上的野豌豆,带着湿润的朝气蜿蜒生长。

归家后翻开旧相册,泛黄的照片里,年轻的祖父抱着我在杏花树下微笑。窗外雨声渐歇,一缕阳光突然穿透云层,恰似古诗里牧童遥指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