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池上 古诗

《池上》古诗中的夏日闲趣

午后小记

今日重读白居易的《池上》,忽觉诗中“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童趣跃然眼前。窗外蝉鸣阵阵,恍惚间仿佛看见那个扎着总角的孩童,正笨拙地拨开荷叶,脸上沾着泥痕却笑得灿烂。

原诗回味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二十字里藏着整个夏天的秘密。诗人用白描手法勾勒的画面,此刻在我书桌前的玻璃杯里投下倒影——几朵新摘的茉莉正浮沉于清水,恰似诗中散落的浮萍。

记忆涟漪

这让我想起儿时在乡下外婆家,也曾偷偷划着木盆去摘菱角。那时不懂“偷”字的诗意,只顾着把收获的菱角堆成小山,却不知裤脚滴落的水珠早已暴露行踪。如今读《池上》,才懂得这种天真烂漫的“作案”,原是生命最本真的模样。

现代对照

傍晚散步至小区人工湖,见几个孩子正用网兜捞鱼。他们踮脚弯腰的姿势,与诗中“撑小艇”的身影奇妙重合。只是现代孩童穿着荧光色救生衣,岸边还架着父母们的手机镜头。这场景让我莞尔:千年后的童趣仍在,只是浮萍变成了朋友圈的点赞涟漪。

《池上》的永恒魅力,或许就在于它用最清澈的文字,网住了人类共通的童年记忆。那些关于夏日、清水与小小冒险的悸动,永远会在某个蝉鸣骤起的午后,轻轻叩响我们的心扉。

合上诗集时,窗外的云朵正巧飘过水池形状。突然想给远方表姐写信,问问她是否还记得我们一起“偷采”的莲蓬,那些带着露水的夏天,是否也像《池上》的诗句般,在她记忆里闪着微光。

)

《池上》古诗原文及其赏析

池上古诗原文 小池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池上古诗赏析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

小学生古诗:白居易《池上》

小学生古诗:白居易《池上》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部尚书右...

《池上》古诗原文及其赏析_古诗《池上》全部解释

池上古诗原文 小池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池上古诗赏析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

《池上》古诗原文合集

池上古诗的意思篇(1):池上白居易古诗原文及翻译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

《池上》古诗原文

《池上》古诗原文《池上》古诗原文 池上秋来叶又下, 郭边寒食有馀花。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湖轻舟独向家。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池塘中的落叶纷纷飘落,而城郭边上的寒食节上,却还有残留的花朵。诗人独自站在小桥上,感受着秋风吹满袖子,看着平静的湖面上孤独的小船向家的...

古诗《池上》全诗

古诗《池上》全诗 一、古诗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二、古诗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三、古诗注释: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撑:撑船,用桨使船前进。艇:船。白莲:白色的莲花。不解:不...

池上古诗全文

池上古诗全文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却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孩童的这种天真烂漫真是是让人忍俊不禁 池上古诗全文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生于官宦、诗书之家,在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了勤于思考,好读诗书的...

白居易古诗《池上》赏析

池上 原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上翻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池上赏析: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