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八月十五·晴
今夜推开窗时,东坡先生的词句突然撞进心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檐角悬着的玉盘,竟与九百年前照耀密州的那轮别无二致。
一、古今重叠的月光
阳台的瓷砖沁着凉意,指尖划过时想起"转朱阁,低绮户"的描摹。楼下孩童提着灯笼奔跑,电子蜡烛的光晕在塑胶灯笼里摇晃,与词中"照无眠"的烛火形成奇妙对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大约就是先生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永恒意象。
二、瓷杯里的宇宙
取出尘封的建盏,注半盏单丛茶。没有"把酒"的豪情,却见"起舞弄清影"的月光在茶汤里碎成星河。突然明白为何词人要在"天上宫阙"与"人间"之间反复徘徊——瓷器中荡漾的何尝不是整个宇宙?
三、微信时代的婵娟
家族群里陆续弹出各地亲人拍的月亮。表妹在悉尼拍的满月带着南半球的倾斜,姑妈用老年机拍的月亮像颗发光的汤圆。此刻方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现代诠释:我们共享的不再是同一轮月,而是同一个月亮意象构建的情感空间。
睡前重读全词,发现"此事古难全"五个字突然有了新解。古今中秋的器物、习俗都在剧变,但词中那份对永恒的诘问、对人间温情的守护,依然在智能手机的蓝光里微微发烫。或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它让九百年的时光,都变成月光下轻轻的一个转身。
南京中秋相关古诗词合集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了作者在中秋之夜仰望明月 时的思绪和情感。词中既有对月亮的赞美和沉思,也表达了人世间的 悲欢离合和对美好的祝愿。 南京有关的古诗词 南京有关的古诗词 1.《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秋夜将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