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正月十五夜灯》——张祜笔下的元宵盛景

一、千年灯火映长安

读罢唐代诗人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长安城。诗中"千门开锁万灯明"的壮观景象,至今仍能点燃我们对传统节日的想象。元宵节作为春节的压轴大戏,在张祜笔下化作流光溢彩的画卷: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1.1 灯火里的盛唐气象

诗中"万灯明"三字,将长安城彻夜不熄的灯火描绘得淋漓尽致。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代元宵节期间,皇室会在宫城前竖起二十丈高的灯轮,饰以锦绣金玉,点燃五万盏灯,宛如火树银花。这种奢华的节庆场面,正是盛唐国力的生动体现。

二、古今元宵风俗谈

对比今日的元宵庆典,我们依然能看到传统的延续与演变。张祜诗中"三百内人连袖舞"的宫廷乐舞,演化成了现在街头巷尾的秧歌队;"天上著词声"的雅趣,则转化为现代灯谜大会的欢声笑语。

2.1 非遗传承的新生命

在浙江海宁,至今保留着制作硖石灯彩的古老技艺。匠人们用针刺出细密图案,点亮后光影交错,恰似张祜笔下"万灯明"的现代诠释。这种将诗词意境具象化的传承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三、诗中的节日哲思

张祜通过元宵盛景的描绘,实则暗含对太平盛世的歌颂。在"三百内人连袖舞"的热闹背后,是百姓对团圆美满的永恒追求。如今我们赏灯猜谜时,何尝不是在延续这份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

每当元宵佳节,重读《正月十五夜灯》,总会被诗中描绘的璀璨灯火所感动。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唐代的节日盛况,更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提醒着我们传统节日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