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秋日梧桐日记

十月的午后,我独自漫步在校园的梧桐道上。抬头望去,金黄的梧桐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偶尔有几片挣脱枝头,打着旋儿飘落在地。李清照那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突然浮现在心头,让这个平凡的秋日午后莫名多了几分诗意。

梧桐叶落的韵律

梧桐叶落时总带着独特的韵律。不像银杏叶那般轻盈翩跹,也不似枫叶那般热烈张扬,梧桐叶总是先在空中划出几个沉稳的弧线,然后轻轻叩击地面,发出"啪嗒"的声响。这让我想起去年深秋,也是在这条路上,我撑着伞听雨打梧桐的夜晚。雨滴落在宽大的梧桐叶上,那"点点滴滴"的声音,竟与千年前易安居士听到的如出一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时光的见证者

这些梧桐树据说已有六十余年的树龄。它们见证过无数莘莘学子的青春,也经历过无数个"到黄昏"的时刻。树皮上斑驳的纹路,就像岁月刻下的日记。我常想,若梧桐会说话,定能讲述许多动人的故事。某个雨天,我曾看见一对白发教授共撑一把伞走过梧桐道,他们的背影与飘落的梧桐叶构成一幅温暖的画面。

秋思

傍晚时分,果然下起了细雨。我坐在图书馆的窗前,看雨丝斜斜地穿过梧桐枝桠。易安的词句再次浮现,但此刻心中却没有那般凄苦。梧桐叶在雨中显得更加明亮,像一盏盏小灯笼,温暖着渐凉的秋夜。这让我明白,同样的景物,因心境不同而呈现迥异的意境。古人见梧桐而伤怀,我今日见梧桐却感到宁静祥和。

离开时,我特意拾起一片完整的梧桐叶夹在日记本里。它将成为这个秋天的书签,记录下我与梧桐的又一次相遇。待到多年后重读,或许会想起这个"梧桐更兼细雨"的下午,想起青春里那些"点点滴滴"的感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 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寒:忽暖忽寒,指秋天的天气。 息: 休养,调理。 敌:对付,抵挡。 极。表示程度极高。 1 堪:可。 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情形,光景。...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释义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释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解释: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 赏析:此句写连绵不断的雨滴之声,营造了凄清孤冷的气氛,传达出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手法常被用来形容细腻、缜密、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这里的“梧桐更兼细雨”指的是梧桐树的高贵和典雅,这种气质需要有深厚的内涵和修养才能体现出来。而“到黄昏点点滴滴”则形象地表现出了一种源源不断、连绵不绝的细腻之美。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无疑是一种对于艺术...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题考察李清照《声声慢》下阕结尾的经典抒情句。题干给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景物描写,要求补全后续直抒胸臆的句子。正确答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全词情感升华的关键:1.结构对应:前句"点点...

《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三句主要写声,以声...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解析:本题要求识别《声声慢》中通过声音描写抒情的典型诗句。题干明确指出三个关键要素:描写对象为"声"、手法为"以声衬情"、语言特点是"顿挫凄凉"。答案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1.声音描写层面:"细雨""点点滴滴"直接摹写雨打梧桐的声响,完成题干"主要写声"...

诗词翻译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梧桐落,蓼花秋。烟初...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4、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5、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6、客来云雨散,鸟下梧桐秋。7、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8、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9...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三句渲染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对...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三句渲染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对抒发感 情起到了什么作用?答:三句话渲染了一个满目凄凉的景象, 充耳苦雨声声的凄苦环境,这样的环境 恰好和词人孤苦、凄凉的心情融为一体,对作者抒发感情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课外迁移]该题考查对李清照《声声慢》中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三...

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象组合,主要传 ...

'黄昏''细雨''梧桐'是婉约派典型意象群:黄昏暗示人生迟暮,细雨强化凄清氛围,梧桐在传统文化中常与孤寂愁绪关联(如'梧桐更兼细雨'的叠加使用)。结合李清照创作背景,此时作者经历丈夫去世、金石散佚、流离南方等多重打击,'点点滴滴'的雨声实质是内心血泪的外化。B项'国破家亡的深愁'最准确涵盖历史背景与个人...

李清照词两首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句是从什么角度写作者的...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句是从什么角度写作者的感情的?答案:这句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感.当词人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这里词人虽然只写雨点打在梧铜叶上的情形,但我们可以想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