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柳丝长,春雨细,门外燕飞迟日记

柳丝长,春雨细,门外燕飞迟

四月十二日 微雨沾衣

清晨推窗,竟真的应了昨夜读词时的心念——天地间垂挂着万千条银丝,正是词中"柳丝长,春雨细"的景致。院角那株垂柳果然比昨日更见丰茂,新绿的枝条蘸着雨水,在风中荡起涟漪般的弧度,每一根柳丝都像被春雨浸润的碧玉丝绦,低垂着轻触青石板,溅起细不可闻的声响。

忽然想起李商隐"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的咏柳诗,此刻的柳枝倒真似舞姬的水袖,在雨幕中舒卷回旋。几只燕子掠过柳梢,乌黑的羽翼剪断雨丝,却迟迟不肯栖于檐下,莫非是贪恋这烟雨迷蒙的趣味?

午后访柳

撑伞行至湖畔,但见烟波渺处柳色如烟。苏轼谓"枝上柳绵吹又少",但江南四月柳絮尚未飘雪,嫩叶却已密得遮住枝干轮廓。雨滴顺着叶尖坠落,在湖面激起连环的圆纹,恍若时光的年轮。想起儿时总爱在此折柳编环,如今却只愿静观其自然垂落的姿态——生命最动人的时刻,往往在于不受拘束的生长。

岸边有老翁垂钓,蓑衣斗笠宛如古画。柳枝时而轻拂他的钓竿,他便笑着捋须拨开,这般情景竟与唐寅"绿柳枝头双燕语,午梦惊回看钓鱼"的题画诗暗合。原来千百年来,柳与人的故事从未断绝,只是换了不同的主角仍在续写。

暮色染柳

黄昏时雨渐疏,柳叶上的水珠开始折射夕照。韦庄"柳吐金丝莺语早"写的是春晨,而此刻雨霁的暮色中,柳条却像浸了琥珀光的金线,连叶间跳跃的麻雀都羽翼鎏金。远处有归人骑着电动车驶过柳荫,车灯惊起宿鸟,倏忽间划破渐浓的夜色。

记录这些时,窗外又传来燕语。开门只见那双墨色精灵终于栖在柳枝最高处,或许它们也知"门外燕飞迟"的诗句,特意来为今日的日记作个注脚。忽然悟得:柳之美不仅在其形色,更在于它总与雨、燕、人共同构成流动的画卷,而这场春雨,正是唤醒这幅长卷的墨汁。

合日记本时夜已深沉,雨声又渐渐沥沥响起。柳枝在路灯下投出婆娑的影子,像正在书写某种古老文字的毛笔。忽然期待明日放晴后,能见贺知章笔下"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清明景象,但转念又想,若再有这般纤雨润泽,让柳丝继续蘸着天水写诗,亦未尝不是美事。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唐温庭筠《更漏子》

柳丝长,春⾬细,花外漏声迢递。唐温庭筠《更漏⼦》柳丝长,春⾬细,花外漏声迢递。[译⽂] 柳丝飘飘,春⾬绵绵,滴漏之声从遥远的花外传来。[出典] 唐温庭筠《更漏⼦》注:1、《更漏⼦》温庭筠 柳丝长,春⾬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 鹧鸪。⾹雾薄,透重幕,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