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春日柳畔日记

三月廿八日 晴

晨起推窗,忽见护城河畔的垂柳已泛起新绿,不禁想起刘禹锡那句"杨柳青青江水平"。这抹青翠仿佛一夜之间漫上枝头,嫩叶如裁,在微风中舒展着唐时风韵。

柳色撩人

午后携书独坐柳荫下,阳光透过万千柳丝,在书页上投下细碎的金斑。近观柳枝,才发现所谓"碧玉妆成一树高"绝非虚言——每根枝条都缀满翡翠般的嫩芽,倒垂如帘幕,偶有雀鸟穿梭其间,震落几滴宿雨,惊破"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意境。

忽闻远处传来断续笛声,恍若应和着记忆里"闻郎江上踏歌声"的韵律。几个穿校服的少年骑着单车掠过堤岸,车铃叮当惊起群鸽,翅膀拍打柳梢的声响,竟与韦庄"满街杨柳绿丝烟"的描述叠印成趣。

柳下沉思

暮色渐浓时,柳枝在晚风中勾勒出"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剪影。想古人折柳送别,大约因它最能承载绵长情思——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的惆怅,王维"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期待,都在这柔韧的枝条里缠绕千年。

归途拾得一段断柳,断处渗出清透汁液,恰似"杨柳岸晓风残月"里未干的露水。遂取青瓷瓶蓄养案头,待明朝看它可会生出"一树春风千万枝"的气象。这般痴想若教白乐天知晓,怕又要笑吟"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了。

柳韵长存

夜读《全唐诗》,发现咏柳诗竟有二百三十七首。从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的惊喜,到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的感伤,柳条始终牵着诗人的心绪飘摇。而今夜键盘敲打声里,窗外那株老柳正将月华纺成银线,为明日"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景象编织序章。

闭目时,柳浪闻莺的幻听与"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的诘问交织浮现。或许柳树本就是立体的诗行,年复一年在春风里,写着比我们更恒久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