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杜鹃啼血映山红——读古诗有感

四月山行闻杜鹃

清晨踏着露珠进山,忽闻"不如归去"的啼鸣在山谷回荡。这声音让我想起李白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脚步不自觉地循声而去。转过山坳,果然看见几簇殷红的杜鹃在晨雾中摇曳,花瓣上还凝着昨夜的雨珠,像极了传说中杜鹃鸟咳出的血珠。

古诗中的杜鹃意象

翻开随身带的诗集,发现古人写杜鹃总带着哀婉:白居易说"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写"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些诗句里的杜鹃,既是暮春的物候标志,又承载着文人墨客的离愁别绪。最触动我的是王维那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此刻身在山中,方知此般意境。

即兴小诗

雾锁青峰子规啼,
血染杜鹃带露垂。
千年诗魄今犹在,
一瓣心香寄与谁?

杜鹃的文化密码

坐在杜鹃花丛边细想,这种鸟与花同名的生物,在传统文化中竟有如此丰富的象征:既是忠贞的望帝化身,又是游子思归的符号。记得《本草纲目》记载杜鹃"春暮即鸣,夜啼达旦",这种特性被诗人赋予"催归"的寓意。而满山杜鹃的艳红,又与杜鹃鸟"啼血"的传说形成奇妙互文。

下山时又听见几声啼叫,这次却想起陆游的"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暮色中回望山崖,那些杜鹃花已变成暗红色的剪影,仿佛真的浸透了千年文人的血泪与诗情。这大概就是古诗的魅力——让寻常景物永远承载着文化的重量。

杜鹃啼血映山红的意思

“杜鹃啼血”是一个富有神话色彩和诗意的意象。传说杜鹃鸟昼夜啼叫,啼至血出乃止。杜鹃鸟的啼叫声哀怨、悲切,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愁苦。“映山红”是杜鹃花的别名,当杜鹃花大片盛开的时候,漫山遍野被染成一片火红,景色壮观而绚烂。“杜鹃啼血映山红”将杜鹃鸟啼血的悲切和映山红的艳丽壮观联系在一起,有一种凄美而壮烈的感觉。从衍生注释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