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杜甫草堂夜雨记

杜甫草堂夜雨记

秋风瑟瑟夜未央

是夜,秋雨淅沥,独坐草堂。檐前滴水如更漏,远处寒砧断续声。忆及少陵野老"床头屋漏无干处"之句,忽觉千年光阴不过檐角一滴水,坠地时,盛唐的月光与今日的灯影便碎在一处。

残灯照壁忆平生

案头《杜工部集》翻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墨迹犹带乾元二年的霜气。想当年浣花溪畔,竹影摇乱的不只是诗笺,更是半生漂泊的愁绪。今人总道"诗圣",却不知那个在秋雨中修补茅草的身影,正用冻僵的手指在漏风的墙缝里,塞进整个时代的悲鸣。

雨打芭蕉说兴亡

后园新植的芭蕉已长成,雨打叶声竟似《兵车行》里咸阳桥的呜咽。老妻在灯下补衣,针线穿梭如他年"白头搔更短"的银丝。小儿临帖写到"国破山河在",歪斜的笔画像极了天宝末年的断戟残戈。

寒夜煎茶味诗魂

瓦罐煎茶声里,恍惚见青衫诗人踏雨而来。袖中落出《秋兴八首》的残稿,墨色被雨水晕开成夔州的山影。茶烟升起时,忽然懂得"丛菊两开他日泪"何止是思乡,那是将破碎的河山,用格律重新熔铸的决绝。

晨光熹微照砚冰

五更雨歇,砚台结了一层薄冰。昨夜抄录的《登高》字迹未干,"艰难苦恨繁霜鬓"的"繁"字洇出霜花般的痕迹。推窗见晨星数点,恰似当年陇右的烽火。一只白鹭掠过浣花溪,翅膀划开的水纹里,沉浮着无数未写完的《同谷七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