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少府之任蜀州》有感:一场跨越千年的送别
晨起偶记
清晨推开窗时,檐角的风铃正叮咚作响。案头那本翻旧的《唐诗三百首》被风掀起,恰好停在王勃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页面上。"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字迹在朝阳下泛着微光,让我想起三年前在西安火车站送别挚友的场景。
古今送别的回响
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慨叹,与我记忆中那句"到了成都记得视频"奇妙地重叠。杜少府赴任的蜀道今已变通途,高铁只需三小时便能穿越秦岭,但人类的情感始终如诗人所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记得当时我们特意买了同款手机壳,背面刻着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中的地理密码
午后撑着伞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五津"原是岷江古渡口。现代地图上那些叫"新津""五津镇"的地名,竟真与诗中的风烟相连。突然理解为何王勃要用"辅三秦"与"望五津"对仗——长安城的巍峨宫墙与蜀地朦胧的渡口,恰似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此地"与"远方"的永恒对话。
数字化时代的离别
傍晚收到老友从宽窄巷子寄来的明信片,扫描二维码还能看到他在杜甫草堂的打卡视频。这让我想起诗中未写完的后半段:若是王勃知道千年后的人们可以"隔空对饮",是否会改写"儿女共沾巾"的结句?或许不会,因为屏幕永远替代不了当年灞桥折柳时,袖口沾染的晨露与体温。
今日重读此诗的最大收获,是发现伟大的送别诗从来不只是描写分离。就像"海内存知己"的豁达背后,藏着"风烟望五津"的无限牵挂。在这视频通话只需点击的时代,我们反而更需要这种"天涯若比邻"的精神意境——毕竟真正的距离,从来不在山水之间。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句合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 第1 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 儿女共沾巾。 注释: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的五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 第1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注释: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2、辅:护卫。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4、五津:四川境内长的五...
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合集
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 之时悲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
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
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一作“蜀川”。 ⑵城阙(què):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辅三秦: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翻译和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1、少府:官名 2、之:到、往 3、蜀州:现四川崇州 4、城阙(qu)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现在的陕西省...
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原文合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原文及赏析 《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
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译文合集
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 沉。 四海之内有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翻译注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县令时所作的抒情诗。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