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诗赏: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对话
晨起读太白,清风入怀来
清晨推开窗时,恰见院中梧桐叶上宿雨未干,忽然想起李白《玉阶怨》中"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句子。这本是描写宫怨的诗,此刻却让我品出别样滋味——原来诗仙笔下连哀愁都透着琉璃般的通透。翻开泛黄的《李太白全集》,指尖抚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墨迹,仿佛听见盛唐的风穿过书页在耳畔呼啸。
诗中见天地,字里藏乾坤
午后在图书馆特藏室见到明代刻本《李诗选注》,泛着松烟墨香的纸页间,"黄河之水天上来"七个字突然活了。突然明白何为"笔落惊风雨"——那分明是银河倾泻的轰响,是诗人将整个盛唐的气象都压进这十四字的惊心动魄。管理员说这是镇馆之宝,我却觉得真正的珍宝是穿越千年仍能让人血脉偾张的诗魂。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暮色中的诗心共鸣
傍晚散步至江畔,落日熔金时忽然领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妙处。当年李白在黄鹤楼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此刻我在长江大桥望着货轮消失在水天交界处,千年时光在"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里奇妙重叠。手机里正播放《将进酒》的吟诵,电子声与自然涛声交织,竟分不清是科技重现了古诗,还是古诗预言了今朝。
夜阑卧听风吹雨
深夜台灯下抄录《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的"间"字在宣纸上洇开墨痕。突然惊觉我们与李白赏的是同一轮月亮,只是他的月亮浸着唐朝的霜,而我的月亮映着城市的霓虹。窗外雨打芭蕉的节奏,恰似《蜀道难》中"噫吁嚱"的咏叹调,这才懂得何为"诗成泣鬼神"——原来伟大的诗歌从不需要被理解,它只需要被感受,像今夜雨水渗入大地般自然。
合上日记本时,书架上李白的诗集在夜风中微微颤动。或许明天再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又会遇见另一个新鲜的李白。毕竟真正的诗仙,永远活在每个打开他诗卷的刹那。
李白古诗词及鉴赏
李白古诗词及鉴赏篇1 送友人 李白〔唐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
赠李白古诗赏析合集
李白古诗赏析 李白古诗两首赏析 篇一、《北风行》 燕山雪花大如席 及全诗赏析,燕山雪花大如席下一句是片片吹落轩辕台。出 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北风行》。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
李白古诗鉴赏
【篇一】《将进酒》鉴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
高中李白古诗词大全鉴赏
高中李白古诗词鉴赏1 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唐代〕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揽 一作:览;明月 一作: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消愁...
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十首】
1.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 静夜思 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
李白黄鹤楼古诗赏析(精选9篇)
李白黄鹤楼古诗赏析 篇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李白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
【《李白》古诗文100卷赏析】
【《李白》古诗文100卷赏析】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他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
李白古诗诗词鉴赏100字合集
李白诗词鉴赏 李口诗词鉴赏之《乌夜啼》 ―《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赏】: 传说在天宝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乌夜啼》等诗 后,大 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