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朝霞映窗棂,暮霞染天际——读古诗霞有感日记

朝霞映窗棂,暮霞染天际

——读古诗《霞》有感日记

清晨五点半,我被窗外一抹绯红唤醒。揉着惺忪睡眼推开窗时,忽然想起李商隐那句"霞窗结绮寮",此刻朝霞正像打翻的胭脂盒,将整片云海染成渐变的橘粉色。

朝霞如诗

记得《全唐诗》里收录的咏霞诗多达七十余首,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壮美此刻竟在眼前重现。云层边缘镶着金边,像被谁用毛笔蘸着曙红晕染开来。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黄山看到的云海霞光,那时才真正明白为何古人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朝霞的美总是带着转瞬即逝的紧迫感。

忽然忆起白居易《江楼晚眺》中"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的句子。此刻窗外的电线杆上,几只麻雀正剪影般掠过霞光,翅膀边缘都镀上了金粉似的亮色。

暮霞入画

傍晚散步时又见晚霞。与晨霞不同,暮色中的云霞更显厚重,李白"明霞出海曙"的意境在此刻竟是倒放的版本——层层叠叠的绛紫色云团像浸透葡萄酒的棉絮,西边天际线还残留着一线琥珀色的光。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洱海边记录的晚霞,手机相册里至今存着三百多张不同时刻的霞光变化。

翻看《唐诗三百首》,发现咏霞诗多与离愁别绪相关。或许正因为霞光易逝的特性,才让古人常借其抒怀。就像此刻,办公楼玻璃幕墙反射的霞光正在我笔记本上跳动,突然理解了李贺"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中,为何要用霞光比喻战场的苍凉。

永恒的刹那

收拾日记本时,发现扉页夹着去年在敦煌拍的朝霞照片。莫高窟的飞檐在晨光中勾勒出剪影,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形成奇妙呼应。突然意识到,这些跨越千年的诗句,原来都是古人与我们共享同一片霞光的见证。

合上日记本,窗外最后一线霞光正被夜色吞没。忽然想起某本书里说:"晚霞是太阳写给大地的情书"。而此刻我觉得,那些咏霞的古诗,或许就是人类写给时间的回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