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一场跨越千年的湖光对话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日重读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突然萌生去洞庭湖一游的念头。清晨驱车至岳阳,当八百里洞庭赫然眼前时,那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顿时有了立体注解。

一、诗境与实景的重叠

站在岳阳楼三层眺望,湖水与天际线模糊了界限。游轮如芥子般在琉璃镜面滑行,远处君山岛像极了孟浩然笔下"遥望洞庭山水翠"的银盘青螺。忽然理解诗人为何要用"蒸"字——初夏的湿气裹着芦苇清香,确似无形的蒸笼。

二、干谒诗中的文人风骨

在景区博物馆看到张九龄生平展,这位开元贤相的形象逐渐清晰。"欲济无舟楫"四句突然刺痛了我——现代人求职尚需简历包装,而唐代文人竟将诉求写得如此清雅。孟浩然以"坐观垂钓者"自比,这种含蓄的自荐,比当代直白的求职信更显文人风骨。

三、古今湖水的对话

傍晚租了渔船出湖。当月光碎在浪尖时,恍惚看见千年前那叶载着诗稿的扁舟。"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景致未变,但岸边已多了闪烁的霓虹。我在手机备忘录写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霓虹虽改洞庭色,波心依旧荡诗魂。"

附孟浩然原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归程时买了个青螺工艺品,打算放在书案前。每当为职场烦恼时,就看看这枚"白银盘里一青螺",提醒自己:人生海海,何不保持诗人的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