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听琴
壬寅年仲夏夜记
窗棂外月色如银,偶有蝉鸣断续,更显夜寂。忽闻邻家古调幽然,似山泉漱石,泠泠破空而来。余搁笔推窗,见梧桐影里一老者抱琴独坐,十指轻拂间,竟教天地倏然改色。
一
初闻其声若春涧融雪,“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此句蓦然涌上心头。向来只道诗中意境缥缈,今夜方知古人诚不我欺。弦音时而幽咽如诉,时而清越穿云,竟似将月华揉碎成万千银鳞,洒落于黛瓦青砖之间。
二
弦音渐转苍茫,忽忆及嵇康《琴赋》所言:“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琴声里果然藏着亘古的魂魄。昔年伯牙摔琴谢知音,司马相如以绿绮求凰,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多少悲欢尽数凝在这七根丝弦之上。
月光漫过老者霜鬓,竟照出几分魏晋风骨。想来阮籍醉后抱琴酣卧,嵇康临刑索琴而奏,大约也是这般模样。琴器不过是桐木良材,唯遇知音,方能将天地正气灌注其中。
三
曲至高潮处,突闻裂帛之音。弦颤如惊鸿乍起,旋即归於沉寂。老者抚琴长叹:“今人但识筝笛喧阗,谁解丝弦寂寞?”语罢携琴隐入月色,唯余满地碎银摇晃。
我怔立窗前,恍然悟得欧阳修“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真意。琴道从来不在娱人耳目,而在养心正气。纵使无人解听,犹自怀抱清响,正如明月孤悬天际,岂因云遮而损其辉?
夜风拂过案头《琴史》,纸页哗哗翻动,恰停在朱熹语录:“琴者禁也,禁邪归正。”忽然懂得古人为何将琴称作“道器”——丝弦震颤间,原是先贤与今人的魂魄隔世相叩。
时近子夜,墨迹渐干。愿将此夜琴声封存纸间,待他日尘心浮躁时,重温这段月下清音。
《听声》清张潮原文及译文
原文:《听声》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译文:春天听鸟叫声,夏天听知了的叫声,秋天听虫的声音,冬天听雪落下的声音。在松林里听琴声,月夜里听箫声。在水边听瀑布声音,在山里听风吹松树的声音。在耳边别有一番韵味。出处:出自清代张潮的《听声》。张潮(1650...
听声翻译成中文翻译
听声翻译成中文翻译 《听声》清 张潮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译文:春天听鸟叫声,夏天听知了的叫声,秋天听虫的声音,冬天听雪落下的声音。在松林里听琴声,月夜里听箫声。在水边听瀑布声音,在山里听风吹松树的声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