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暮江吟中的黄昏独思

暮江吟

——黄昏时分的遐思

傍晚时分,我独坐窗前,望着天边渐渐西沉的落日,不禁想起了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诗句如同眼前的景象一般,映照在心湖之上,泛起层层涟漪。

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金色的碎片在跳动。远处的山峦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橘红色,宛如一幅水墨画中精心点缀的色彩。江边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似乎也在留恋这即将逝去的光阴。

我打开日记本,记录下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黄昏总是给人一种莫名的感伤,却又带着一丝温暖的慰藉。它是一天的结束,也是夜晚的开始;是忙碌后的歇息,是喧嚣后的沉淀。在这样的时刻,人的思绪往往会飘得很远,回到那些已经逝去的日子,或者飞向那些尚未到来的明天。

白居易的诗句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况味的深刻体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中的惋惜与赞美,让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生活。有多少个这样的傍晚,我在忙碌中匆匆而过,未曾留意到这些细微的美好?有多少次,我忽略了身边的风景,只顾着追逐远方的目标?

黄昏教会了我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刻。它提醒我,生命中的美好往往隐藏在平凡的日子里,只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宁静的心。正如这暮色中的江水,一半是瑟瑟的冷绿,一半是温暖的红艳,对立而又和谐,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复杂与多彩。

我合上日记本,天边的最后一抹余晖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点点星光和一轮弯月。黄昏已经过去,但它的美丽与启示却留在了我的心中。或许,明天的我依然会忙碌,会焦虑,但我会记得这个傍晚的宁静与感悟,记得《暮江吟》中的那份诗意与哲思。

黄昏终会逝去,但诗中的意境与心中的感动却会永远留存。正如白居易所写的那样,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感慨交织在一起,成为永恒的主题。而我也将在每一个傍晚来临之时,停下脚步,静静聆听内心的声音,感受这暮色中的诗意与宁静。

写于景抒雨情的古诗

《暮江吟》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衍生注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铺:平着展开。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真珠:即珍珠。月似弓:农历九月...

作文用的三个名字名

暮江吟,笔名如墨迹晕开的画卷,弥漫着秋日黄昏的禅意。它并非真实姓名,却比血肉更鲜活——那是诗人独坐江畔,看夕阳沉入水底,将残霞染作诗句;它似古琴的余音,在空谷中回荡,唤醒沉睡的山水。暮江吟是一场静默的对话,人与自然的低语:潮汐卷走喧嚣,留下沙粒间闪烁的哲思;每一个字都是渡船,载着读者驶向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