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三月廿八 微雨
晨起推窗,见阶前海棠零落成阵,忽忆《鹧鸪天》"落花已作风前舞"句,方觉古人观物之细。檐角雨滴坠地,竟暗合五言仄起式"仄仄平平仄"的韵律,始信"文章本天成"之语不虚。
一、平仄辨踪
撑伞独行园中,刻意踏着《浣溪沙》双调四十四字的步数。青石板响处,恍若听见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叠字回响。近见荼蘼架下残红,欲效王维"涧户寂无人"五言仄收之法作记,却见蚂蚁列队搬运花瓣,顿觉"平平仄仄平"的呆板不及自然之趣。
二、意象拾遗
午后整理旧书,从《唐宋词格律》中飘出干枯的樱花标本。想起周邦彦"沉思前事,似梦里"的仄平平仄转换,这薄如蝉翼的花脉,竟比任何词谱都更懂平仄交替的奥义。遂以七绝折枝法将其夹回书页,暗合了"一三五不论"的宽松之道。
三、暮色炼字
黄昏雨歇,云隙透出的霞光恰似《菩萨蛮》的上下阕转换。蹲在积水旁观察落花漂流轨迹,忽悟韦庄"春水碧于天"的平仄安排,实是模拟花瓣触水的轻重节奏。取笔记之,墨迹在宣纸上晕开,自成"仄仄仄平平"的天然词章。
夜读《白香词谱》至"落花人独立"处,窗外传来竹露滴清响。方才懂得:所谓格律,不过是把天地呼吸谱成平仄。今日记事凡六百二十言,比李商隐《夜雨寄北》多三倍字数,却不及"却话巴山夜雨时"七字来得隽永。
分析花落的平仄 活用 拗救 对仗情况
分析花落的平仄 活用 拗救 对仗情况 1、李商隐的《落花》平仄划分如下: 高阁客竟去:平仄仄仄仄,注:阁,入声字。 肠断未忍扫:平仄仄仄仄。 小园花乱飞:仄平平仄平。 眼穿仍欲归:仄平平仄平。 芳心向春尽:平平仄平仄。 所得是沾衣:中仄仄平平,注:得,是入声字。 2、第1句和第5句都是相同的拗句,原句式是:中仄平平仄,第3、4都是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