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暮春拾遗:一篇浸润时光的复古散文日记

暮春拾遗:一篇浸润时光的复古散文日记

庚子年三月廿八·微雨湿青檐

晨起推窗,见庭前老槐新叶已密如翠幄,而昨日零落之海棠,竟于泥淖中犹抱残红。檐角铁马偶因风动,其声清越,恍若故人叩扉。余独坐南窗,展卷未读,先嗅得陈墨幽香——此乃去岁姑苏旧肆所购松烟墨,其味沉郁,似将千年文脉凝于方寸。

一、纸砚间的旧时月色

取徽州生宣铺案,羊毫在青瓷笔洗中徐徐化开。此情此景,令余忆及少时临《灵飞经》,祖父执戒尺立于身后,梧桐影斜斜爬过泛黄的字帖。今之墨客多敲键如飞,而余独痴此等「复古散文」之道:须得听狼毫擦过宣纸的沙沙声,观墨色在纤维间泅染的深浅痕,方觉文字有体温。

「磨墨如病夫,执笔如壮士」——先贤此语非虚。余今研墨三匝,竟觉腕底生风,遂录放翁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墨迹未干,窗外恰有卖花妪蹒跚而过,虽无杏花,其篮中栀子倒与雨气缠作一团白雾。

二、茶烟里的浮生半日

午后烹龙井,看旗枪在汝窑盏中沉浮。旧书箱底翻出民国廿年商务印本《晚明二十家小品》,泛脆的纸页间犹夹着半片枫笺,上有褪色钢笔字:「赠君江南春,聊寄一枝梅。」落款已漫漶不可辨。此等「复古散文」遗韵,较之时人速朽的朋友圈文字,譬如琥珀比之朝露。

雨渐密,茶烟与屋檐垂下的水帘交织成纱。余忽忆及张岱《陶庵梦忆》中「湖心亭看雪」篇,彼时金陵公子尚能「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今之吾辈却困于方寸屏幕。遂决意摹其笔意,记此间琐屑:

「砚冰初解,窗竹乱敲。猫奴蜷于砚侧,尾尖偶沾墨汁,印于稿纸如淡梅数点。此般清供,纵使东坡见之,亦当拈须一笑。」

三、掌灯时的蠹简余温

向晚雨歇,燃起锡制油灯——此物系仿宋制,琉璃罩内焰心幽蓝。就光重读沈复《浮生六记》,至「闲情记趣」章,见其记芸娘制「活花屏」,不觉抚掌。想来「复古散文」之妙,正在于将生活琐事淬炼成金,譬如以荷露烹茶,以月光补衣。

灯花爆响,惊觉已近三更。合卷时忽有飞蛾扑灯,其影投于粉墙,竟似徐渭泼墨大写意。余今此篇日记,不求传世,但求他年白发重读,犹能闻见此刻砚台里的雨声,纸隙间的茶香,与那些被「复古散文」笔墨定格的、永不褪色的晨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