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记我的恩师张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记我的恩师张老师

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教师节,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感恩的气息。望着办公桌上那束学生送来的康乃馨,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张老师。李商隐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仿佛就是为她而写的。

一、三尺讲台上的坚守

记得初二那年冬天特别冷,张老师患了重感冒却依然坚持上课。她沙哑着嗓子讲解《岳阳楼记》,粉笔灰落在她花白的鬓角上,像落了一层薄雪。当时我坐在第一排,清楚地看见她批改作业时冻得通红的手指,和茶杯里不断升腾的热气。

有次我好奇地问:"老师您为什么不请假休息呢?"她笑着用书轻轻拍我的头:"蚕吐丝是天性,老师教书也是本能啊。"那时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作"春蚕到死丝方尽"。

二、作业本里的红墨水

张老师批改作业有个特点——总会用红笔写满批注。我的作文本上经常出现大段大段的红色评语,有时甚至比原文还长。有同学抱怨她太严格,她却说:"蜡炬燃烧自己,不就是要照亮你们的前路吗?"

去年整理旧物时,我翻出初中时的读书笔记。泛黄的纸页上,那些褪色的红墨水依然清晰可辨:"此处比喻新颖"、"过渡稍显生硬"、"情感真挚动人"...忽然想起毕业典礼上,她戴着老花镜在烈日下为我们逐个写毕业赠言的场景。

三、永远的明灯

去年同学聚会得知,退休后的张老师主动去山区支教了。视频里,她站在简陋的教室中,身后的黑板写满了古诗,阳光透过塑料布钉成的窗户,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看着镜头里那些山里孩子亮晶晶的眼睛,我突然理解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深意。有些光,燃烧自己却不求回报;有些爱,付出所有却无怨无悔。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遥祝我的老师身体健康,愿那支红笔继续在更多孩子的生命里写下温暖印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