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游的古诗春日偶成中的踏青日记

《春日偶成》中的踏青日记

一、云淡风轻近午天

清晨推开窗时,程颢那句"云淡风轻近午天"突然撞进脑海。檐角残留的雨珠正折射着朝阳,昨夜淅沥的春雨已悄然退场,只留下湿润的泥土气息。我特意换上浅青色的棉麻衫,背包里装着新摘的榆钱馍——这是母亲听说我要去城南踏青,天未亮就起来蒸的。

二、傍花随柳过前川

护城河畔的垂柳果然如诗中所绘,嫩绿的枝条垂进水面,搅碎了一河金光。几个穿汉服的小姑娘正在柳树下拍照,石榴红的裙裾拂过蒲公英丛,惊起几只白蝶。我在石桥边遇见卖糖画的老人,他舀起琥珀色的糖浆,手腕轻抖就勾出蝴蝶的轮廓,糖丝在阳光下像极了《春日偶成》里流淌的平仄。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句诗突然在心底泛起。远处风筝摊前,有个小男孩正踮脚去够卡在树杈上的燕子风筝,他父亲笑着把他举过头顶。我突然明白程颢当年写这首诗时,大概也见过这样寻常又鲜活的画面。

三、时人不识余心乐

转过小径时,意外发现几株野樱桃树。粉白的花瓣落进溪水,随着旋涡打转,像许多小小的酒杯。我学着邻家老伯的样子,摘片柳叶吹不成调子,倒惊起了芦苇丛中的野鸭。它们扑棱棱掠过水面的声音,与八百年前诗人听到的应该别无二致。

四、将谓偷闲学少年

归途在古玩市场淘到本《千家诗》,泛黄的纸页上还有前人用朱笔圈的批注。卖书的姑娘说这是她祖父的旧物,见我真心喜欢,便以两枚榆钱馍成交。暮色中嚼着剩下的馍走回家,忽然觉得程颢的诗句就像这榆钱馍——看似朴拙,细品却有余味。

今日最大的收获,是终于懂得古人为何总把春游写成诗。那些云影柳枝、孩童笑闹、落花流水的片段,本就是最天然的诗行。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像诗人那样,怀着赤子之心去遇见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