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游日记:漫步「小桥流水人家」,邂逅「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江南晨光

三月廿八·微雨初霁

清晨推开雕花木窗时,昨夜细雨浸润的青石板路正泛着粼粼微光。忽然想起马致远笔下「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便临时起意带着素描本往城西的枕河老街走去。

水墨丹青里的市井烟火

穿过挂着露珠的垂柳巷,眼前豁然出现三孔石拱桥。桥畔早点铺蒸腾的热气与河面晨雾交融,对岸白墙黛瓦的民居倒映在水中,被摇橹船划碎成荡漾的琉璃。卖菱角的老妪蹲在青苔斑驳的台阶上,木盆里紫红的菱角还沾着晨露——这分明是活了的《天净沙》画卷。

「枯藤老树昏鸦」的苍凉在此处化作「竹喧归浣女」的生机。我坐在河埠头画速写时,卖花阿婆硬塞来两枝带着水珠的栀子,香气染透了半页宣纸。

午后·江畔寻诗

乘摆渡船到对岸芦苇滩时已近晌午。突然理解白居易为何写下「日出江花红胜火」——此刻虽非日出时分,但阳光正将整片江滩的蓼花点燃成泼天霞色。赤脚的渔家孩童在浅滩追着银鱼群奔跑,惊起的水珠在空中碎成无数个小太阳。

凝固的时光胶片

躺在野花丛里看云卷云舒时,发现二十米外有座废弃的灯塔。铁锈红的砖墙上爬满忍冬藤,旋转楼梯的剪影投在江面像首朦胧诗。突然飞来一只翠鸟停在残破的窗框上,羽毛折射出孔雀蓝的光泽,我连忙用相机定格这个瞬间。

归途在渡口遇见写生的美院学生,他画板上正是我早晨停留的石桥。我们相视一笑——原来人在风景中行走时,自己也成了风景的韵脚。暮色里炊烟升起的模样,突然让我期待起明天的「春水碧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