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游记
一江春水向东流
暮色四合时,我独自漫步于江畔。江水在夕阳余晖中泛着金鳞般的波光,恍若张若虚笔下“滟滟随波千万里”的景致。对岸的灯火次第亮起,倒映在流动的江面上,碎成无数晃动的光点。忽然想起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慨叹,此刻的江水却不见愁绪,只带着春日特有的温润气息,温柔地拍打着石阶。
月照花林皆似霰
待到明月升起,江面霎时化作银白绸缎。岸边的桃李纷披月华,竟真如诗中所言“月照花林皆似霰”。微风过处,花瓣簌簌落入江水,随着漩涡打转,仿佛执意要随波奔赴沧海。最奇妙的是水月交辉的幻境——当浪涛稍歇,江心倒映的月轮完美得如同天上坠落的玉璧,教人分不清究竟是“江畔何人初见月”还是“江月何年初照人”。
流水落花春去也
坐在临水的石凳上,看落花逐水而去,忽然体会到了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每一瓣桃花都是春天的信使,借着水流踏上未知的旅程。有个小女孩蹲在码头边放纸船,船里装着几片粉白的花瓣。她认真地对我说:“江水会带它们去看大海。”这句话天真却暗合玄机——千百年来,江水何尝不是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诗篇,昼夜不息地奔流向远方?
江潭落月复西斜
夜渐深时,游人多已散去。唯有江心渔火三两,在渐斜的月影中明明灭灭。此时方知“江潭落月复西斜”的意境,原来月华西沉时,江水会变得格外深沉,仿佛要把所有光影都吸纳入永恒的流动之中。忽然有夜鹭掠过水面,叼起一尾银鱼,荡开的涟漪将月影揉碎又聚拢,恰似时光在循环往复中永恒向前。
归途上回首望江,但见皓月已沉入远山,而江水依旧唱着千年前的歌谣。终于明白为何诗人总爱以水寄情——这亘古奔流的水波,既映照过唐时明月,也浸润过宋时桃花,如今又带着所有时代的倒影,从容不迫地奔向永恒。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经典古文背诵篇目 (自然景观,大好河山)
(三峡、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记承天寺夜游、春江花月夜)1.《三峡》南北朝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