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江畔独步寻花日记
暮色初临时的江畔
四月暮春的黄昏,我踩着零落的桃花瓣走向江岸。江水在夕照中泛着金鳞般的波光,远处有渔舟唱晚的欸乃声随风飘来。想起张若虚那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虽未见明月已先醉三分。岸边的桃树李树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不时跌入江面,随着漩涡打转儿,仿佛执意要替流水系上春日的襟带。
月华初上时的相遇
待得玉兔东升,江面果然化作银箔铺就的长卷。月光在浪尖碎成万千流动的珍珠,又似有无数条银鱼在不断跃出水面。这时才懂得“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妙处——那些白日里姹紫嫣红的花树,在月下都成了朦胧的雪色幻影。独坐礁石上,看对岸灯火渐次亮起,恍然觉得江水隔开的是两个世界:彼处烟火人间,此处天地清旷。
夜雾中的哲思
夜渐深时江上起雾,月光变得毛茸茸的,花枝的轮廓也温柔起来。雾气裹着花香与水汽漫过脚边,忽然想起《春江花月夜》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叩问。千年前的诗人站在同样波光潋滟的江边,看见的可是与我相同的景致?江水亘古长流,而人类代代更迭,唯有花月依旧。这片刻的顿悟让人既觉渺小又感欣慰——我们都是江水流淌中的一朵浪花,但确确实实存在过、感动过。
归途中的领悟
踏月归去时,衣襟沾满露水与花香。回首望江,雾霭已漫成一片银白的纱幕,唯有月轮清辉不减。忽然了悟诗人“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怅惘与慈悲——这夜的美从来不属于某个人,它平等地倾泻给所有愿意驻足的生命。日记至此,墨迹似也染上江风月辉。愿将此夜封存于文字间,待到某年春夜,再启此页与旧时明月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