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日·春
清晨推开窗,"春有百花"的景象便扑面而来。院角的桃树不知何时已缀满粉霞,玉兰在晨光中舒展着瓷白的花瓣,连石缝里都钻出了星星点点的蓝铃花。风里带着新芽的涩香,让我想起《春日》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句子。
午后小记
在校园后山发现整片蒲公英花海,金黄的花朵像撒落的阳光。蹲下身时,发现蚂蚁们正在搬运过冬后第一顿新鲜花粉,原来"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的意趣,藏在最微小的生命律动里。
六月廿日·夏
"夏有凉风"的承诺在蝉鸣中兑现。傍晚雷雨过后,竹帘外飘来带着荷香的穿堂风,书页被吹得哗啦作响。巷口卖冰棍的老伯摇着蒲扇,木箱上"冰镇酸梅汤"的字样在夕阳里晕开,恰似杨万里笔下"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的慵懒时光。
夜半听雨
凌晨忽被雨声惊醒,雨打芭蕉的节奏让空调房的凉意都生动起来。想起苏轼"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感慨,这大概就是盛夏最珍贵的馈赠。
九月九日·秋
"秋有月"的中秋夜,全家在天台支起小桌。桂花糕的甜香里,月亮像被泉水洗过的白玉盘。父亲吟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母亲忽然指着月亮暗影:"看,吴刚还在砍那棵桂花树呢!"引得我们笑作一团。
晨雾记事
霜降日清晨,白雾把校园染成水墨画。银杏叶飘落时带着阳光的脆响,让人想起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意境——虽然流萤难觅,但图书馆透出的暖黄灯光,同样照亮了秋天的诗意。
腊月初三·冬
今冬初雪来得突然,"冬有雪"的预言在晨光中实现。松枝托着雪糕似的积雪,麻雀在雪地上留下竹叶般的爪印。捧起雪团时突然理解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之美——不过我们堆的雪人戴着胡萝卜鼻子,倒是添了几分童趣。
围炉夜话
晚饭后全家围着暖气片剥糖炒栗子,外婆讲起她年轻时"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冬夜。窗外北风呼啸,屋里却暖得让人昏昏欲睡,这大概就是白居易笔下"能饮一杯无"的温暖吧。
四季更迭如诗行流转,当我们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心境观察世界,平凡的日子便都成了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