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晓闻莺啼——记清晨窗外的鸟鸣

春晓闻莺啼——记清晨窗外的鸟鸣

孟浩然诗句中的生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今晨在我窗前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五更时分,朦胧间听见一串清亮的啁啾声穿透纱窗,像一串银铃般落在枕边,顿时驱散了残存的睡意。

鸟鸣三重奏

推开窗户,三只麻雀正在香樟树梢跳跃。领头的鸟儿胸脯一鼓,便迸出“啾啾——嘀哩”的转音,另外两只立即以短促的“喳喳”应和。它们时而低头啄食嫩芽,时而扑棱着灰褐相间的翅膀追逐嬉戏,尾羽划过晨光时泛起金属般的蓝绿色光泽。

都市中的自然诗篇

钢筋森林里这般鲜活的场景,让我想起去年在西湖边看到的景象:柳枝间穿梭的绣眼鸟啄食海棠花蜜,金翅雀在苏堤上蹦跳着捡拾松子。此刻窗台花盆里刚绽放的月季,恰好成了麻雀们暂歇的驿站,粉红花瓣随着它们的起落微微颤动。

生命的启示

这些不过巴掌大的小生灵,竟能将简单的鸣叫演绎成变幻的乐章。忽而急促如骤雨,忽而婉转若清泉,偶尔还会模仿远处汽车的防盗警报声。它们用喙梳理羽毛时的专注,争夺面包屑时的机敏,都在诉说着《诗经》里“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古老命题。

午后整理笔记时,窗外又传来熟悉的啼叫。这次是只羽翼未丰的幼鸟,正笨拙地练习从空调外机飞向晾衣架。它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伴随着母鸟温柔的“咕咕”声,这让我突然理解为何古人总爱用“莺啼燕语”来形容美好时节——原来最动人的诗行,永远书写在天地之间。

暮色渐浓时,鸟群化作数十个黑点掠过晚霞。它们翅膀下抖落的,不仅是细碎的绒毛,还有整日收集的阳光温度。此刻再读“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方知杜甫笔下跃动的不仅是文字,更是对生命最本真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