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晓感怀

春晓感怀

晨光中的心绪涟漪

清晨五时三刻,我在啁啾鸟鸣中缓缓苏醒。帘外天色已泛着鱼肚白,竟不知春夜如此短暂,仿佛刚合眼便被晨光叩开了梦境。“春眠不觉晓”这般意境,此刻有了真切的体会。披衣推窗,湿润的春风裹挟着玉兰花香扑面而来,远处梧桐树上三四只麻雀正跳跃欢鸣,俨然应了那句“处处闻啼鸟”的生动景致。

忆故人·思往事

独坐窗前沏一盏明前龙井,看茶叶在青瓷杯中徐徐舒展。这般春晓时分,总教人莫名怅惘。想起去岁此时与故友同游西湖,苏堤春晓的桃红柳绿间,她曾笑吟吟地吟诵孟浩然的《春晓》,说最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闲适心境。而今伊人已远渡重洋,空余满园春色无人共赏。茶烟袅袅中,忽觉人生聚散真如春梦了无痕。

春日记事

晨起散步至小区花园,昨夜确有过细雨,鹅卵石径上散落着粉白花瓣,应是西府海棠被风雨摇落的残妆。几个孩童蹲在树下小心翼翼拾捡完整的花朵,说要夹在课本里做书签。这场景令我不禁莞尔——谁人不曾有过这般珍重春光的童稚情怀?俯身拾起一枚花瓣置于掌心,恍若捧住了一整个春天的重量。

时光深处的回响

午后整理旧物,偶然翻出中学时代的日记本。墨迹已微微晕染的纸页上,十六岁的我用工整楷书写着:“今日背诵《春晓》,老师说这是盛唐气象里最玲珑的琥珀。”忽然眼眶发热,原来早在那么多年前,这首诗就已如种子般埋进心田。而今历经沧桑再读,方懂得简练诗句里蕴藏的不仅是田园之趣,更是对流光易逝的恬然接纳。

暮色渐浓时,我将拾回的海棠花瓣夹进日记本扉页。窗外又响起淅沥雨声,忽然领悟到千年前那位襄阳诗人听着夜雨念及落花时,或许并非愁绪满怀,而是怀着对自然规律的静观与慈悲。春去春会再来,花谢花会再开,唯有当下此刻的感动,值得以文字永久封存。合上日记本时,发现封底竟有当年无意抄录的诗句:“草木本无心,荣枯自有时”——原来生命所有的答案,早已写在春天里。

黄景仁感怀四首

黄景仁感怀四首,通过对黄昏、沧海、寒夜和春晓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脆弱性、人生奔波和追求、孤独和思考以及希望和新生的思考。他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深思人生的意义。 黄景仁的作品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在时间匆匆流逝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在面对困难险阻时,我们要坚韧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