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寻芳:记一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踏青日记
一、山寺桃花的召唤
清晨推开窗,空气中已嗅不到料峭春寒,取而代之的是泥土混着青草的湿润气息。忽然想起白居易那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心中一动——城中樱花早已零落成泥,或许深山古寺里,正有一场粉色的盛宴等着我呢?
1.1 寻诗而行
背包里塞进《唐诗三百首》,踩着登山鞋就出了门。公交驶过城市边缘时,路旁梧桐新叶的绿意越来越浓,而高楼逐渐被起伏的山峦替代。耳机里循环播放着《琵琶行》,恍惚间竟与千年前那位为桃花驻足的白乐天隔空对望。
二、山径偶遇
蜿蜒的石阶缝里钻出星星点点的二月兰,几只蓝尾鸲在枝头跳跃。转过第三个弯道时,一阵风突然送来清甜的芬芳——那不是人工栽培的浓郁花香,而是带着山野灵气的、若有若无的温柔气息。
2.1 诗境成真
当斑驳的古寺山门映入眼帘时,我的呼吸突然凝滞。朱红围墙外,十余株老桃树正开得恣意妄为,粉白花瓣在阳光下几乎透明。有朵调皮的花苞“啪”地绽开,惊飞了栖息在经幢上的麻雀。此刻才真正懂得,为何古人要说“始盛开”——那是一种积蓄了整个寒冬的生命力,在无人处轰然绽放的震撼。
三、禅房花影
守寺的老僧递来一盏野山茶,茶汤里飘着两片桃花瓣。“今年开得晚些。”他指着东侧一株树干皴裂的桃树,“雷劈过的,反倒活得最长。”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虬曲的枝干上花朵尤为浓密,像是把伤痕都化作了绽放的力量。
3.1 落花成笺
傍晚山风渐起时,花瓣开始簌簌飘落。我坐在藏经阁前的石阶上,翻开诗集正好是《大林寺桃花》那页。一片花瓣沾着夕照停在“长恨春归无觅处”的“觅”字上,忽然觉得,或许诗人要寻觅的从来不是某个具体春天,而是这种与自然不期而遇的悸动。
四、归途拾遗
下山时捡了几朵完整的桃花夹进书页。公交站台旁卖艾粑的老妇人笑着递来一块:“姑娘带着山里的桃花运呢。”咬开糯米的瞬间,清甜的滋味让人想起苏轼那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原来关于花的诗句,从来不是躺在纸上的铅字,而是当我们与自然共鸣时,从心底涌出的歌谣。
暮色中回望青山,寺钟惊起的鸟群正掠过最后一缕霞光。突然明白“山寺桃花”为何能穿越千年依然鲜活——它提醒着我们:在钢筋铁骨的都市之外,永远有一处让诗意栖居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