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廿八日 晴
清晨推开雕花木窗时,檐角的风铃正与春风絮语。忽然想起杜牧《江南春》里"千里莺啼绿映红"的句子,便决定去城郊寻访诗中景象。
水墨画卷般的邂逅
乘着摇橹船穿过石拱桥,两岸的垂柳果然如诗中所言"水村山郭酒旗风"。卖杏花的老妪挎着竹篮沿河叫卖,浅粉的花瓣落进碧波,恰似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里飘落的香火。船娘哼着评弹小调,橹声欸乃中,整座水乡都成了流动的注脚。
古刹钟声里的顿悟
在保圣寺斑驳的粉墙下驻足,忽闻钟磬余韵。仰望飞檐斗拱间穿梭的雨燕,终于懂得"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苍茫。僧人扫着银杏落叶,沙沙声里藏着千年时光的密语。香炉青烟袅绕处,现代都市的喧嚣竟显得如此遥远。
诗与现实的交响
午后在茶寮歇脚时,发现窗棂将油菜花田分割成金色的马赛克。远处高压电线塔矗立在桃林间,恍若当代的"楼台烟雨"。这奇妙的时空叠印让我想起杜牧当年是否也这般,在繁华盛景中窥见历史的叹息。归途采撷的野蔷薇,此刻正在青瓷瓶里绽放着属于二十一世纪的《江南春》。
暮色染红白墙时,手机响起工作邮件提示音。但方才在古桥边看见的,那只掠过水面的白鹭,已永远栖在了我灵魂的某处诗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