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晴
今天语文课学习了宋代程颢的《春日偶成》,这首六年级必背古诗词像一缕春风,轻轻拂过我的心田。放学路上,我特意绕道经过小区的花园,想要寻找诗中"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的意境。
诗意与现实的交织
午后的阳光确实如诗词描述的那般温柔。樱花树下,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让我想起诗中"傍花"的描写。我在石板路上慢慢走着,数着砖缝里冒出的蒲公英,忽然理解了"时人不识余心乐"的悠然自得——这种简单的小确幸,确实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
诗中的生活哲学
"将谓偷闲学少年"这句最让我感慨。诗人把春日漫步说成是"偷闲",仿佛这是件奢侈的事。我们六年级学生整天忙着写作业、准备升学,何尝不需要学会"偷"点时间感受自然?今天我故意放慢脚步,观察蚂蚁搬运花瓣,听着麻雀在枝头争吵,这些平常忽略的细节,突然都变得鲜活起来。
诗词里的四季轮回
回到家,我翻出六年级古诗词汇编本,发现很多描写春天的诗句都充满生机。"草长莺飞二月天"、"春色满园关不住",这些句子在冬天读来只是文字,如今亲眼看见柳枝抽芽、山茶怒放,才真正懂得文字背后的生命力。妈妈说我最近总爱摇头晃脑背古诗,大概是因为眼睛见过诗中的景象,诗句就自动从心里流出来了吧。
属于我的春日诗篇
临睡前,我尝试模仿《春日偶成》写了一首小诗:"楼高风细日光绵,作业暂抛效古贤。莫道孩童无雅趣,观花数蚁亦陶然。"虽然写得稚嫩,但记录下这个被古诗词点亮的下午,让我感到特别充实。原来六年级课本里的古诗词不是冰冷的考点,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春日体验券",等着我们在合适的季节兑换。
(全文共计62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