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捉老鼠300字:一场午夜惊魂记
楔子
深夜十一点,正当我准备就寝时,厨房突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异响。起初以为是错觉,直到那声音愈发清晰——是塑料袋被撕扯的脆响,还夹杂着细微的抓挠声。我顿时睡意全无,蹑手蹑脚地推开卧室门,只见一道黑影迅捷地掠过灶台。
第一回合:初遇
我悄悄掩上厨房门,打开手机照明功能。在冰箱与墙壁的缝隙间,对上一双亮晶晶的小眼睛。那是一只灰褐色的老鼠,约莫手掌大小,正抱着一颗花生米警惕地望着我。我们僵持了约莫三分钟,它突然一个转身钻进了洗碗槽下方的橱柜。
我立即翻出家中所有捕鼠工具: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夹、两张粘鼠板,还有邻居送的声波驱鼠器。按照网上教程,我在粘鼠板中央放了少许香油拌炒米,铁夹上卡了半截火腿肠,然后将驱鼠器插在插座上发出高频声波。
第二回合:博弈
凌晨两点,厨房传来"啪"的脆响。我激动地跳下床,却只见铁夹上空空如也,火腿肠不翼而飞。这小家伙居然能精准地偷走诱饵而不触发机关!粘鼠板上的炒米倒是少了些许,但板上只留下几缕灰色绒毛。
重新布置陷阱时,我发现橱柜背板有个指甲盖大小的破洞。用牙膏暂时封堵后,我将最后一张粘鼠板裁成细条,沿着墙角排成迷宫阵型。还在灶台上撒了薄薄一层面粉——这是老辈人教的"足迹追踪法"。
第三回合:决胜
清晨五点半,天光微亮时,厨房传来剧烈的挣扎声。只见一只肥硕的老鼠在粘鼠板上翻滚,尾巴和后腿已被牢牢粘住。它看见我时突然停止动作,胸腔剧烈起伏着,黑豆般的眼睛里竟透出几分哀恳。
我戴上厚手套,连板带鼠一起放进塑料桶。正当犹豫如何处理时,忽然想起动物保护协会的建议。最终骑着电动车来到三公里外的河滩,用植物油帮它脱离粘板后放生。归途朝阳初升,忽然觉得这场人鼠大战里,我们都在为生存而努力。
后记
当晚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三百余字的抓捕记录,重点补全了封堵墙洞的措施。这场持续六小时的人鼠博弈让我想起《诗经》里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千年过去,人类与这些小型邻居的共处之道,依然需要智慧与慈悲并存。而日记里那短短的三百字,不仅记录了事件,更承载着对生命的思考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