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日记一则:母校作文400字引发的回忆

日记一则:母校作文400字引发的回忆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整理书房时,偶然翻到高中时代的作文本,一篇题为《我的母校》的作文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那是高二时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 exactly 400字,当时觉得这个字数限制真是苛刻,现在回想起来却别有深意。

重读这篇作文,青涩的字迹勾勒出那个年纪特有的情感。作文开头写道:"母校,是青春路上最温暖的驿站,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镌刻着我们成长的足迹。"看着这些文字,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教学楼前那棵老槐树,每到春天就飘散着淡淡花香;操场边的秋千,总是承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还有那间总是飘着粉笔灰的教室,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与文字,记录着我们为梦想奋斗的日日夜夜。

那些年的课堂时光

记得语文老师总是强调作文要"言之有物,情真意切"。为了写好这篇400字的作文,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在校园里漫步,仔细观察每一个角落。图书馆窗明几净,总能看到埋头苦读的身影;实验室里仪器整齐排列,仿佛还在等待着下一次探索;食堂的阿姨总是笑眯眯地多给一勺菜,说是正在长身体要多吃点。这些点点滴滴,最终都化作了作文里的字句。

最难忘的是作文交上去后老师的评语:"字数正好400,但情感何止万千。"是啊,对母校的感情怎么可能用区区400字说尽呢?那里有我们最初的梦想,有最纯真的友谊,有最努力的自己。每一次升旗仪式上的热血沸腾,每一次考试前的挑灯夜读,每一次运动会上的呐喊助威,都是母校给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母校的变与不变

去年校庆时回过一次母校,发现很多地方都变了:新建了体育馆,操场铺了塑胶跑道,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设备。但有些东西始终没变:老师们关切的眼神,学弟学妹们朝气蓬勃的脸庞,还有那份独有的校园气息。站在校门口,"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依然熠熠生辉。

合上作文本,我突然理解老师要求写400字的用心——有限的字数促使我们学会提炼最精华的情感,用最精准的语言表达最深沉的爱。母校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在离开校园后依然能够勇敢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夜深了,我提起笔,在日记本上写下:感谢那篇400字的作文,让我永远记得母校的模样。无论走多远,母校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