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新古诗韵染秋窗,墨香日记写流年

新古诗韵染秋窗,墨香日记写流年

壬寅年九月初三·晴

晨起推窗,见庭前梧桐叶落三两层,忽忆昨夜读《新古诗选》中"金风扫砚台,墨花共秋开"句,遂取青瓷盏沏龙井,展卷临帖。新古诗之妙,在于以旧瓶装新酒,五言七言间,竟能道尽地铁人潮、霓虹夜色的现代魂魄。

新古诗与午后光影

晌午阳光斜穿博古架,在宣纸上投下菱花格。试拟新古诗体记之:"格影移茶烟,码字声如蝉。云端会议毕,微信跳红圈。"自觉未能脱俗,想起王教授所言:"新古诗贵在'熟悉的陌生感',既要见'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筋骨,又需藏'二维码扫墓园'的神髓。"

【创作札记】尝试将办公室场景入诗:
"键盘敲斜阳,咖啡续三巡。
PPT翻页处,栀子忽报春。"
末句偷师新古诗派"物候突转"技法,然"巡"字押韵稍显刻意。

墨香里的城市黄昏

暮色染透玻璃幕墙时,地铁口卖字画的老先生正在收摊。他的牛皮纸袋上印着首新古诗:"扫码听蝉鸣,付款得荷风。千年水墨意,都在二维码中。"这倒让我想起去年在西湖边,见有青年以平板电脑写蝇头小楷,电光石火间完成"断桥残雪"数字水墨,正是新古诗所谓"古典基因的当代表达"。

夜读新古诗有感

睡前重读《新古诗三百首》,批注已写满扉页。最爱其中"共享单车列阵时,故宫角楼月如钩"的时空折叠之趣。新古诗如同时光胶囊,将地铁报站声、外卖提示音统统酿成平仄,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在日记本里藏一方属于这个时代的砚台。

(全文完·计58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