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摘抄:在时光缝隙里打捞的碎金
一页被风掀起的旧日历
清晨整理书柜时,那本蓝布封面的散文集突然从高处跌落。泛黄的书页像受伤的翅膀般张开,露出十年前夹在其中的银杏书签——叶片经络间还凝固着某个深秋的夕照。
钢笔水洇开的记忆
扉页上有我用钢笔画的三道波浪线,当时正读到张晓风写:「岁月是浪,我们是沙,总有些金屑会留下来。」墨迹早已晕染成群岛的形状,就像这些年被潮水推上岸的零散日记:2013年6月用红笔圈住的暴雨预警、2017年夹在病历本里的药方便签、去年写在咖啡杯套上的半截俳句……
「摘抄本第三十二页」
「梧桐叶突然砸在稿纸上时,才惊觉连阴影都有重量。那些被我们随手记在餐巾纸上的念头,或许比正式发表的文字更接近灵魂的形状。」——选自《草木私语》散文集
二重曝光的时光胶片
午后雷阵雨让窗玻璃变成老式幻灯片。我对着2015年的读书笔记出神,那时用紫色荧光笔标记的段落,如今读来竟像陌生人的手迹:「我们总在盛夏怀念隆冬的篝火,又在飘雪时渴求蝉鸣的刻度。」而此刻窗外雨丝绵密,恰似那年抄录的比喻——「时光是纺锤,把记忆捻成会发光的蛛丝」。
橡皮擦屑里的银河
黄昏时发现中学时代的摘抄本,修正带覆盖的痕迹下藏着稚嫩批注:「这段好想用在月考作文里!」被反复涂改的句子旁,还粘着当年小卖部卖的星星贴纸。突然想起昨晚女儿把橡皮擦屑聚拢成小山,兴奋地说这是「撒哈拉的雪」——原来我们对美好的感知,从来都像散文集里那些被打散的词句,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棱面上突然折射出光芒。
「所有值得珍藏的瞬间,最初都是以碎片的形式降临。就像散文集里那些被摘抄的句子,最终会在记忆深处连成星座。」——日记补记于2023年梅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