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雪:冬日絮语里的银白日记
十二月廿三·碎玉声
晨起推窗时,散文诗雪正以慢三拍的韵律飘落。瓦楞上的积雪像被谁咬了一口的棉花糖,参差里透着甜津津的凉意。这种雪最宜用睫毛接住——当六角冰晶在瞳孔前放大成水晶宫时,连呼吸都会结出透明的诗行。
《冰笺》
邮差在云朵里揉碎信纸
碎成我掌心
十九克重的银河系
未时·光的拓印
老樟树用枝桠蘸雪,在青石板上临摹北宋的瘦金体。我蹲下来细看,发现每道雪痕里都蜷着半片凋零的月光。突然有雪团从枝头跃下,在衣领里化作一行滚烫的省略号——原来冷到极致竟是灼人的。
“散文诗雪是上帝写废的草稿,我们走在满是橡皮擦屑的人间。”——在图书馆古籍部翻到某本泛黄的读书札记,铅笔字迹已洇成淡蓝血管。
酉时·瓷色黄昏
茶汤腾起的热雾在窗玻璃上画满蕨类植物。此刻的雪忽然有了瓷器的性格,轻轻一碰就会响起哥窑开片的金丝声。邻家孩童的红绒线帽划过视域,像朱砂滴在生宣上,缓缓晕开整个冬天的胭脂色。
【雪夜物候志】
1. 路灯下的雪呈淡紫色,像被晒伤的月光
2. 车辙印里的积雪会先化成糖稀状
3. 无人踩踏的雪地到子时会发出细弱的晶簇生长声
亥时·卧听折竹
此刻散文诗雪正在屋顶排练交响乐。南檐的雪负责低音部,北角的积雪偶尔弹出几个花腔高音。突然有竹枝不堪重负地折断,那声脆响让整个夜晚泛起涟漪——原来寂静也是有年轮的。
墨水瓶中的钢笔墨水开始结冰,像封存了太多未写完的信件。我决定把今日的雪装进牛皮纸信封,寄给明年今日的自己。邮票就用那片落在围巾上始终不化的雪花,背面写着:“查无此人,原址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