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教师古诗润心田——记一堂难忘的诗词鉴赏课

晨光中的诗意邂逅

清晨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在黑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老师捧着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走上讲台时,我忽然想起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的意境。这位执教三十年的老教师,总能把古诗变成流动的画卷。

穿越千年的教学艺术

当李老师用苍劲的板书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时,粉笔灰在光线中飞舞,像极了诗中吐尽的蚕丝。他沙哑的嗓音忽然变得清亮:"同学们看这个'丝'字,古人造字时将蚕吐丝的模样都刻进去了..."说着便从讲台抽屉里取出一个蚕茧,教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

记得他讲解《静夜思》时,特意关了教室的灯。月光从窗外泻进来,照在每个人课桌上的宣纸。"现在你们就是唐朝的游子",他让我们用毛笔蘸清水在纸上默写,水痕在月光下泛着微微的银光,当真体会到了"疑是地上霜"的意境。

诗心教育的温度

最令人动容的是讲解《游子吟》那日。李老师带来件打着补丁的旧棉袄:"这是我母亲四十年前缝的..."他颤抖的手指抚过那些密密的针脚,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梧桐叶落的声音。小敏突然举手:"老师,孟郊写的'临行密密缝',是不是就像这样?"老人家的眼眶瞬间红了。

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期末时我们班自发组织了古诗吟诵会。当集体朗诵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时,后排传来压抑的抽泣声——李老师正用袖口擦拭眼镜。后来他在评语本上给每个学生都题了句诗,给我的那页写着:"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墨迹力透纸背。

如今看到教室外墙的爬山虎又红了,总会想起老师说的"霜叶红于二月花"。那些在晨读时回荡在走廊的诵读声,那些被反复摩挲的诗集扉页,都成了青春最珍贵的注脚。教师古诗的课堂,终究是把文化的种子,种进了时间的土壤里。

清风送雅韵 诗词润心田——初中古诗词教学激发兴趣的方式

教师可以以实际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比如可以采取“书香社团”,让学生充分感受古人的智慧;可以开展“古文讲解大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古文方面的技能;也可以开展“古人书画会”,让学生像古人一样,体会书画的乐趣。 总之,古诗词教学需要灵活的方式,老师既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古典内涵,又要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春风化雨润心田古诗词合集

春风化雨润心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春风化雨润心田 作者:张锦萍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中学教师》2012 年第 06 期 作为班主任,面对一群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真实纯净的孩子,我们唯有全力以赴,用春 风化雨般的柔情去感化他们,照料他们茁壮成长。 一、爱学生 李镇西老师说过:“今天的老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