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心情的散文日记:午后闲思录
一、窗外的慢时光
午后的阳光透过纱帘,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推开半掩的窗,初夏的风裹着槐花香漫进书房,像是位不请自来的老友,径自将案头的稿纸掀得簌簌作响。索性搁了笔,任那支廉价的钢笔在宣纸卷轴上滚出深浅不一的墨痕——横竖今日原就不该与文字较劲的。
窗外老槐树上,两只麻雀正为片羽毛争执不休,忽而又被三轮车夫的铃铛惊得扑棱棱飞远。卖豆花的梆子声由远及近,拖着长调穿过巷弄,竟与隔壁练琴孩子的琶音糅成奇妙的合奏。原来生活从来不需要刻意编排,自有无心插柳的妙韵。
二、茶烟里的浮生录
拈起钧窑杯里渐凉的茶汤,看叶芽在澄黄水色中缓缓舒展。这包六安瓜片是去年冬天藏下的,当时总觉得要配雪景才相宜,谁知竟在蝉声初鸣时得遇知己。水汽氤氲中忽然记起《菜根谭》里的句子:"云中世界,静里乾坤。"所谓闲适,不过是给奔忙的心寻个搁处。
· 旧书页间的意外收获
信手抽开镇尺压着的《西湖梦寻》,竟飘出枚干枯的银杏书签。叶片脉络间还隐约可见钢笔写就的日期,原是三年前深秋在明孝陵拾得的。那时总焦虑着要写出惊世文章,现在反倒觉得,能安心记下此刻茶温与风铃清响,才是文字的本分。
三、笔墨间的自在游
重铺宣纸时忽然心念微动,索性将错就错,就着先前滚出的墨痕添写。散漫的斑迹化作山峦,断续的划痕成了飞鸟,最后题上"无心云自来"五字,倒比苦心经营的任何作品都更得趣。艺术原该是场游戏,若总是紧攥着规矩尺度,反倒辜负了造化赠予的灵光。
想起儿时在田埂上奔跑,从来不管裤脚沾了多少苍耳,只顾追那忽高忽低的蜻蜓。而今对着方格稿纸踌躇半日,竟不如孩童用树枝在沙地划拉来得自在。所谓成长,或许就是不断给自己系上丝线,再学着如何翩跹起舞而不被束缚。
四、暮色中的小圆满
日头西斜时收起文房,见案头玻璃瓶里插着的石榴花已绽开三朵。晨起时还只是绛红的花苞,此刻却裂出皱绸般的瓣,露出内里金黄的蕊。生命自有其绽放的节律,就像此刻穿堂而过的风,从来不需要听从谁的指挥棒。
合上日记本时,发现扉页的松烟墨香混着槐花甜味,竟酿出意想不到的安宁。原来放松从来不是刻意追求的境地,而是当心灵不再与自我角力时,自然流淌出的清明。且容我效仿东坡先生"无事此静坐"的洒脱,看暮色如何将窗棂一格一格染成暖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