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泥鳅的日记300字:童年的夏日记忆
泥鳅与我的夏日约定
每到暑假,村口的小溪就成了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记得那天清晨,我特意准备了竹篓和塑料桶,在日记本上写下标题——抓泥鳅的日记300字,决心记录这场“战役”。溪水刚没过脚踝,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水面上,泥鳅们像小黑箭般在卵石间穿梭。
第一次徒手擒鳅
我蹲在溪边观察许久,突然出手!可泥鳅滑溜得像抹了油,三次扑空后,我索性把裤腿卷到大腿根,整个人踩进溪里。当指尖终于触到那条扭动的身躯时,冰凉的触感激得我大叫,结果手一松,它“嗖”地钻进了石缝。
爷爷传授的独门技巧
傍晚带着空桶回家时,爷爷笑着拿出他的“神器”——一个系着麻绳的破搪瓷碗。我们在碗里撒上炒香的米糠,沉入浅滩。不到十分钟,碗里就挤满了贪吃的泥鳅!月光下,这些小家伙银闪闪的鳞片让我想起日记本上未写完的抓泥鳅的日记300字,突然有了灵感。
自然教给我的课
后来我才明白,泥鳅总要留些在溪里。就像日记里写的:“今天抓了17条,放回9条小的。”这种敬畏,是比300字更珍贵的收获。现在翻开那页泛黄的日记,还能闻到当年溪水的腥气,听见小伙伴们的笑闹声。
如今那条溪早已干涸,但每当我教女儿用矿泉水瓶做捕鳅陷阱时,抓泥鳅的日记300字里的每个标点都会重新跳动。或许童年就是这样,用最简单的快乐,在记忆里挖出永远填不满的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