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书简
十一月七日,暮色渐浓时
窗外的天色,像被清水稀释过的墨汁,缓缓渗透着苍穹。光,一寸寸退守到远山的棱线之后,最终被夜色温柔吞没。我独坐在书桌前,任这暮色将我和房间一同浸透。这一刻,世界忽然变得很轻,很静,静得能听见时光从脊背滑落的微响。
总觉黄昏是一日中最富哲学意味的时分。它既非纯粹的光明,亦非彻底的黑暗,而是在明暗交界处,衍生出无穷层次的灰与蓝,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少有非黑即白的决绝,多的是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与惆怅。白日的喧嚣渐渐沉淀,夜晚的孤寂尚未完全降临,心,便在这短暂的夹缝中获得了奇异的安宁与舒展。
心绪的涟漪
翻看白日里匆忙记下的几行字句,竟觉有些陌生。彼时的焦灼与迫切,此刻已被暮色安抚,变得平和而遥远。原来情绪也如这光景,流转不定。一时的不安,放在生命的长河里,不过是一粒微尘。暮色教会我的,是那份于混沌之中依然保持凝视的耐心。
远处,陆续亮起了灯火,一盏,两盏……像是星星落入了凡间,每一盏光背后,都是一个温暖或寂寥的故事。我忽然想起远方的友人,此刻是否也同我一样,正倚窗望着这片共同的暮色?思念无需言语,它乘着暮色的翅膀,便能抵达另一个人的窗棂。
暮色更浓了,房间里的轮廓逐渐模糊,心却反而愈加清明。白日里追逐的、在意的、烦恼的,此刻都被这温柔的灰蓝调和,不再棱角分明,不再咄咄逼人。我提笔,试图记下这片刻的宁谧,却发现任何文字在真正的宁静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真正的感受,或许只能交付给沉默,像大地承载落日的余温。
最终并未写下三百字,但心已饱满。暮色这本无字书,我已悉心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