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游记——登高望岳
一、朝霞启程
清晨五时,东方既白,我背起行囊向恒山进发。唐代贾岛《北岳庙》中“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的诗句在脑中回响。山门未启,雾霭如纱,唯有卖香烛的老人用当地方言吟诵着金代元好问的“恒山如行”之句,苍老声调与硖石关的烽火台遗迹交织出千年时空的错落感。
二、石梯云海
穿过白虎殿,开始攀登主峰天峰岭。石阶陡峭处需拽铁索而行,忽见云海翻涌,恰应了明代王世贞《登恒山》所咏“千盘转尽见天门,白玉参差透日痕”。松涛阵阵中,发现崖壁刻着模糊的“云中胜迹”四字,身旁的登山者惊呼:“这竟是康熙年间巡按御史张朝瑞的题刻!”众人纷纷以手机光影描摹字迹,电子屏的冷光与摩崖石刻的沧桑形成奇异对照。
悬空寺偶得
午时转至悬空寺,木柱斜插岩壁的奇观令人屏息。在仅容一人通行的廊道里,意外发现某根横梁上刻着元代王惲《游悬空寺》残句:“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抚摸着凹凸的刻痕,忽闻身后广东游客用平板电脑播放恒山纪录片,电子音讲解着“恒山十八景”的典故,古今两种传播方式在此刻奇妙交融。
三、峰顶悟道
登顶时夕阳正染红舍身崖,整座山脉化作杜牧笔下“岩峦叠万重”的具象呈现。几位大学生模样的旅人展开恒山地形图,争论着清代李养本《登恒山》中“磴道盘空历万盘”的具体路径,最终用无人机航拍验证古诗描述的准确性。现代科技与古典诗境在此达成和解,当显示屏呈现鸟瞰视角的恒山全景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吟诵起乾隆御题“灵峰瞻仰快初心”的句子。
下山时特意走了徐霞客当年途经的暗道,手机灯光照见岩缝间某位古人刻下的“恒岳永固”四字,落款已模糊难辨。忽然懂得古人为何要在山石间留下文字——或许正如我们此刻急切发朋友圈分享的心情,都是渴望将瞬间的震撼铸成永恒。恒山的古诗不再只是纸上的墨迹,而是变成穿过松涛的风、烙在崖壁的光,以及每个登山者心中不同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