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古诗中的春日絮语
2023年3月15日 晴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清晨推开木窗时,檐角的风铃正与春风絮语。忽然想起白居易《忆江南》里这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像一粒石子投入心湖,泛起层层涟漪。这座水乡古镇,可不就是词中"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写照?
水墨画卷徐徐展
沿着青石板路漫步,粉墙黛瓦的民居倒映在河道里,被船娘的木桨搅碎成流动的油画。乌篷船划过拱桥的瞬间,惊起几只白鹭,恰似"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注脚。茶楼里飘来的评弹声里,仿佛还藏着韦庄笔下"垆边人似月"的温婉。
记得儿时总爱趴在桥栏上看船,阿婆用吴侬软语教我念"能不忆江南"。如今桥墩上的刻痕还在,那些关于江南的记忆,比柳永词中的"三秋桂子"更馥郁。
旧时月色今犹在
午后在古戏台边遇见卖茉莉花串的老妪,银发用木簪绾得齐整,让我想起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典故。她笑着说:"这花是照着《忆江南》里'吴娃双舞醉芙蓉'戴的样式穿的。"原来诗词里的风物,从未真正离开过这片土地。
灯火阑珊处的江南
暮色中的灯笼渐次亮起,将流水染成胭脂色。临河的酒家里,有人用筷子敲着瓷碗吟唱"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突然明白为何历代文人都要"忆江南",这方水土承载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乡愁。
归途拾得一片柳叶,夹进《白氏长庆集》的扉页。或许千年前的白乐天,也曾在某个春夜,这样凝视过江南的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