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泛黄的纸页
午后整理旧物时,那本皮质封面的日记本从书架夹层滑落。指尖触碰烫金文字的瞬间,《往事如烟》四个字在阳光下泛起微光,仿佛被岁月镀上滤镜的记忆突然鲜活起来。
"2009.6.18 梅雨季
窗外的梧桐叶滴着水,像极了毕业典礼那天她睫毛上挂的泪。我们说好要当永远的同桌,可永远原来只有三年那么长..."
时光的褶皱里
纸张边缘已出现细密的咖啡渍,那是2012年冬夜写作时打翻的马克杯。当时记录着创业失败后,在24小时便利店值夜班的见闻:"穿红色高跟鞋的女士每天凌晨三点买关东煮,直到圣诞节后再没出现。收银台下的抽屉里,还留着她忘拿的薄荷糖。"
- 2015年春:在洱海边写生的半个月,认识卖扎染的白族阿婆
- 2018年秋:母亲住院时,病房窗外那棵会变色的银杏树
- 2020年夏:居家隔离期间用旧毛线织坏的十二只玩偶
烟絮重聚时
最后几页贴着褪色的电影票根和干枯的樱花标本,最新日期停留在去年今日:"终于明白往事如烟不是消散,而是化作雨云,总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清晨,重新打湿你的衣襟。"合上日记时,发现扉页夹着的银杏叶书签背面,还藏着年轻时抄写的诗句:"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这本承载二十年光阴的日记,此刻在桌角投下菱形的光斑。窗外的云正在重组形状,如同记忆不断被时间重新诠释。或许真正的成长,就是学会与那些如烟的往事温柔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