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岁月留痕
一隅书斋,半生悲欢
晨起推窗,见庭前老桂又添新绿,忽忆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之语。此轩不过方丈之地,却承载着震川先生半世沧桑。余今亦居小阁,虽无项脊轩之雅致,然窗棂间漏下的斑驳光影,竟与文中"日影反照,室始洞然"之境暗合。
物是人非的永恒叹息
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先是"百年老屋,尘泥渗漉",经修葺后成为"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乐土。这让我想起幼时祖父的书房——四壁黄卷,总泛着松墨香。而今重访旧宅,唯见蛛网结梁,案上《项脊轩志》的线装本却仍在原处,页角卷曲如故人蹙眉。
古今共鸣的时空对话
夜读至"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处,忽闻窗外雨打芭蕉。四百年前的文字竟穿透时空,将书斋的寂寞与我的怅惘绾结成结。归有光记祖母"以手阖门"的细节,与我记忆中母亲深夜为挑灯备考的我披衣的场景重叠,方知人间温情,古今同慨。
小轩窗下的生命哲思
- 轩中读书之乐:"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 家族变迁之叹:"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
- 生死无常之恸:"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枇杷树
这些文字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在岁月摩挲中愈发清晰。我仿若看见归有光在轩中执笔,墨痕渗入木纹,而窗外花开花落,已是几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