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秋夜随想日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秋夜随想日记

十月十五夜记

推开窗时,那轮明月正悬在梧桐枝头。李白那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突然从记忆深处浮上来,此刻才懂得千年前那个辗转反侧的夜晚。月光确实像一层薄霜,给阳台的铁栏杆镀上泠泠银边,连我搁在窗台的钢笔也泛着青白的光晕。

光影交织的时空

楼下桂花树在月色里摇曳,暗香随着夜风一阵阵漫进书房。忽然想起苏轼"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句子,古人见到的月光与此刻洒在我稿纸上的,原是同一缕穿越时空的温柔。电脑屏幕的蓝光与月光的清辉在墙面上交织,现代与古典竟在这方寸之间完成对话。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抽屉里泛黄的日记本里还夹着中学时抄写的《中秋月》,铅笔字迹已有些模糊。那时总嫌老师要求背诵古诗麻烦,今夜却突然渴望有人能与我对诵。

月下的城市交响

远处高楼的霓虹与月光在云层里交融,像打翻的调色盘。空调外机嗡嗡作响,反而衬得夜更静了。这城市总在月光里显出一种奇异的温柔——外卖小哥电动车驶过路面,车灯划出的光带与梧桐树影构成流动的画卷,让我想起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天问。

凌晨两点十七分,月亮西沉到对面楼宇的夹角处。忽然惊觉现代人早已失去"灭烛怜光满"的雅趣,我们习惯用各种人造光源填满黑夜,却忘了月光本就能照亮灵魂的褶皱。合上日记本时,发现扉页自己多年前写的"愿做追光者",不禁莞尔——原来我们追逐的,从来都是头顶这片亘古不变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