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古诗游思:洞庭湖畔的日记
晨光中的岳阳楼
清晨,我站在岳阳楼前,望着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这座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古楼,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巍然矗立。金色的阳光洒在青灰色的瓦片上,仿佛为这座历史建筑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名句在脑海中回荡。抚摸着斑驳的石栏,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的场景。
洞庭湖的万千气象
登楼远眺,洞庭湖的壮阔景色尽收眼底。湖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远处渔船点点,近处芦苇摇曳。范仲淹笔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此刻真实地展现在眼前。
四季洞庭
当地人告诉我,洞庭湖的美在于四季变幻:春有烟波浩渺,夏有莲叶田田,秋有芦花飞雪,冬有候鸟云集。我不禁想起《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描写,原来古人早已领略过这湖光山色的变幻之美。
漫步湖畔,我发现湖边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岳阳楼记》全文。驻足细读,每一个字都仿佛有了生命,诉说着千年前的情怀。
文化传承的思考
在岳阳楼景区内,我看到许多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研读《岳阳楼记》。他们稚嫩的声音诵读着古文,让我感动不已。这座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先忧后乐"的精神品格。
古今对话
夕阳西下时,我坐在湖畔的长椅上,看着金色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此刻的我,与千年前的范仲淹似乎有了某种心灵的共鸣。古人观景抒怀,今人读文感怀,这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离开时,我买了一本《岳阳楼记》的线装书。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将成为我此行的最好纪念,提醒我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不忘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
回望岳阳楼,它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我知道,这次洞庭湖之行带给我的不仅是美景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岳阳楼记》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将永远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岳阳楼记》古诗全文
岳阳楼记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
《岳阳楼记》古诗全文、全文注释及赏析
《岳阳楼记》古诗全文、全文注释及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全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记》古诗合集
《岳阳楼记》古诗【范仲淹《岳阳楼记》文言文翻译】 《岳阳楼记》古诗【范仲淹《岳阳楼记》文言文翻 译】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 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 晚秋图》。 以下关于范仲淹《岳阳楼记》文言文翻译 ,希望您驻足 阅读! 岳阳楼...
有关岳阳楼记的古诗合集
《岳阳楼记》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言】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 年)九月十 五日所作。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岳阳楼记古诗合集
下面是小编整理 的古诗《岳阳楼记》赏析。欢迎阅读!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 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