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归南山:一场与自然的冬日对话
一、雪径寻踪
腊月廿七,霜重风寒。我裹紧粗布棉袍踏上南山小径,靴底碾碎薄冰的脆响惊飞了枯枝上的山雀。去年此时栽的野梅竟已抽出猩红花苞,在苍褐的崖壁前倔强地燃起星星火苗。

1. 古寺钟声
半山腰的云栖寺正在做岁除法事,铜钟震荡的余波惊落了松针上的积雪。老住持送我半块冻硬的芝麻糖,说后山石潭里冬眠的锦鲤昨夜忽然跃出水面——这是山灵预告春信的方式。
二、夜宿草堂
借宿的猎户木屋透着松脂香,陶炉上煨着的野菌汤咕嘟作响。透过窗棂望出去,月光把雪地照成青白色,恍惚看见少年时在此抄《茶经》留下的墨渍还斑驳在梁柱上。
- 戌时:记录山雀求偶的奇特鸣叫
- 亥时:修补被松鼠咬破的干粮袋
- 子时:听见雪压断毛竹的爆破声
2. 破晓偶得
黎明前突然醒来,发现门缝塞着张泛黄的宣纸。上面是某位前人用朱砂写的偈子:"岁末归南山,心空雪自闲。莫扫阶前白,留待春月看。"落款已被虫蛀得模糊难辨。
三、归途拾遗
下山时特意绕道去看了废弃的炭窑,窑口堆积的松针下竟藏着几簇鲜红的茶花。想起《本草拾遗》说此物可治冬郁之症,便采来别在行囊上,红艳艳的像串小灯笼。
归程遇樵夫相告:南山老猿最近总在模仿木鱼声,想必是听了太多和尚念经。
日暮时分回到山脚,回首望见群峰已浸在靛蓝的雾霭中。衣袋里的山核桃随着步伐轻响,这是今年最后的南山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