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秋日登山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秋日登山记

十月初三 晴

清晨推开窗棂时,薄雾正缠绕着远山。忽然想起陆放翁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即决定独自去城郊的栖霞岭走走。这诗句二十年前背诵时只觉韵律优美,如今却像块温润的玉石,在岁月摩挲中渐渐透出哲理的光泽。

迷雾中的踟蹰

行至半山腰,浓雾忽如潮水般涌来。青石板路在五步外便消隐不见,松枝滴落的露水打湿了冲锋衣的肩线。我掏出手机想导航,却发现信号格空空如也。那一刻真切体会到"疑无路"的惶惑——前不见行人,后不见来者,连自己的呼吸声都被雾气吸收得干干净净。

记得父亲曾说:"迷路时不妨看看苔藓。"蹲下身,发现石阶北侧果然生着绒毯般的青苔。这抹绿意突然让我眼眶发热,自然永远在给予最朴素的指引。

转角处的馈赠

循着苔痕向上攀登约莫半小时,雾气突然被阳光撕开裂缝。转过某个无名山坳,整片野柿林毫无预兆地撞进视野。熟透的果实像千万盏小灯笼悬在枝头,有松鼠抱着柿子在树杈间腾跃,震落的金红叶片正巧飘进我敞开的背包。

坐在倒木上啃着自带的面包时,忽然明白诗中"又一村"的深意。人生多少绝境不过是视角的局限,当我们在迷雾中坚持行走,总会在某个始料未及的时刻,遇见生命准备的惊喜。

下山的顿悟

归途选择了一条野径,却在岔路口发现刻着"由此去"的木牌。落款是"护林员老周,壬寅年立",旁边还画着个笑脸。这让我想起苏轼《定风波》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

傍晚到家整理行囊,抖落出三片红叶、两颗橡子,以及不知何时沾在衣领的苍耳。这些自然馈赠的纪念品,比任何购买的工艺品都更让我珍视。今日登山恰似人生的微缩旅程——迷茫时不妨静心观察,坚持行走自会遇见转机,而所有的坎坷终将成为滋养心灵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