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山居秋暝日记

山居秋暝日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傍晚时分,山雨初霁,我独坐于木屋檐下,看雾气从谷底升腾。王摩诘那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自然而然浮上心头。这山中之“空”,并非荒芜,而是洗尽尘嚣的澄澈。松针缀着水珠,每一滴都包裹着整个黄昏的天光,坠入青苔时摔碎成更细小的金色星辰。竹叶间穿行的风带着沁入骨髓的凉意,分明是秋的吻痕。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夜幕垂落时,明月果然如期而至。月光不是洒落,而是从松针的缝隙间一滴一滴漏下来的,在湿润的土地上积成银亮的浅洼。循着泠泠声响走去,可见泉流在石上蜿蜒的姿态——白昼里碧绿的青苔此刻泛着墨色,衬得泉水愈发皎洁如练。这水流从不刻意奔赴何方,只是顺着山势自然流淌,遇到巨石便分流,遇见洼地便暂歇,它的存在本身即是圆满。

忽然想起城市里被水泥河道规训的流水,每一寸都被计算了流速与用途。而山中之泉,流即是流,止即是止,从不自我解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总在追问意义,却忘了存在本身即是答案。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深处忽然响起笑语,是采笋的姑娘们踏月而归。她们的竹篮里装满山珍,裙裾沾着野菊的香气。溪畔莲叶簌簌摇动,不是风动,是老渔人撑着竹筏顺流而下,船头晾着的银鱼还在跳跃。这些声响非但不打破山居的宁静,反而让寂静显得更加深邃,就像墨色里点染的几笔赭石,反而让画面更显空灵。

人与自然本该如此相处:浣女取竹而不毁林,渔人捕鱼而不断流。人类活动不是自然的对立面,而是山水画里恰到好处的题诗钤印。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日的繁花早已零落成泥,山间却毫无衰颓之气。枫叶染朱,银杏鎏金,栾树结出赭色蒴果——秋山分明是打翻了调色盘的盛筵。何必眷恋逝去的春光?四季轮回本无高下之别,每时每刻都是造化唯一的馈赠。

暮色完全笼罩山谷时,我点燃松明烛火。跳动的光晕在木墙上勾勒出陶渊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身影,映出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侧脸,照见谢灵运“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的微笑。千年的月光流过他们的衣袖,又流过我的窗台。原来当我们真正走进山水时,便同时走进了横亘古今的诗卷。

夜宿山屋,枕泉声入眠。在梦里,我也化作一滴墨,滴落在王摩诘未干的诗稿上。

关于描写秋天的题记合集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1、《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

我的新语文老师日记作文

篇1 我的新语文老师日记作文 2023年9月1日星期五晴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教室的桌椅上,新学期第一天的语文课就此拉开了序幕。铃声刚歇,一位身影悄然立于讲台前——那是我们的新语文老师。她身姿挺拔如青松,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如潭水,仿佛能洞穿我们内心的迷雾。她的自我介绍简洁有力,只道姓陆,声音带着...

成考阅读题题库及答案

B.王维《山居秋暝》C.孟浩然《过故人庄》D.李白《将进酒》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D.《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

1~5年级描写月亮的古诗

却依然有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我望着那月亮,轻声呢喃:“苏轼啊,你当年在那样的境遇下借月抒怀,我如今在这校园里,也因这月亮勾起了满心的惆怅。”之后,我把当时的感受写进了日记:那晚的月亮,被云缠绕,似在诉说着我心中的孤寂,就如同苏轼笔下那被妨的明月,在异乡的月光下我感受到了深深的落寞与迷茫。...

描述群山连绵山的诗句

王维的诗里总有“画感”,这首诗里的山,是能摸得到云、看得见变、问得到人的“活山”,连连绵都带着温度,像个藏着很多故事的老邻居。三、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佛”,因为他的诗里总带着禅意,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