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山中送别:一场细雨中的离别日记

晨雾中的启程

清晨的山间笼罩着薄雾,露珠在竹叶上滚动,我站在青石小径上望着友人渐远的背影。这是第三次在山中送别了,每一次都像被山风带走的落叶,明明知道终会再见,却仍被细密的雨丝打湿眼眶。

记忆的溪流

记得初次相遇是在山脚的茶棚,他背着半旧的藤箱,袖口沾着墨痕。我们因讨论王维的《山中送别》而相识——"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此刻这句诗突然变得锋利,把晨光割裂成碎片。

山中的馈赠

  • 他留下的松子茶还在陶罐里泛着清香
  • 石桌上未干的砚台压着半阙新词
  • 廊檐下的风铃仍系着去年重阳的茱萸

午时的寂静

正午的阳光穿透云层时,我独自坐在溪畔整理他留下的手稿。山雀的鸣叫突然让我想起昨日黄昏——我们并排坐在崖边,看晚霞把群山染成胭脂色。他说这像李商隐诗中"夕阳无限好"的景致,而今只剩我独自验证"只是近黄昏"的后半句。

雨中的隐喻

午后突然落雨,山岚变得模糊。这雨让我想起他总说:山中送别最妙在雨时,雨丝是天地织就的帘幕,既遮掩离人的泪痕,又为重逢预留想象。我数着雨滴在青苔上绽开的水花,突然明白王维为何选择"日暮掩柴扉"——柴扉一掩,便是将整座山化作思念的容器。

傍晚时整理行囊,发现他偷偷塞进的黄精与茯苓,还有张字条:"春草明年绿"。这未完的诗句悬在暮色中,像山道上未熄灭的松明,提醒着我王维全诗的最后一句——"王孙归不归"。山风翻动纸页的声音,恍惚间竟似远方的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