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夏日听蝉日记
七月十五日 晴 微风
窗外的蝉声又响起来了,像潮水般一阵高过一阵。这让我想起虞世南那首《蝉》中的名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小时候读这句诗,只觉得是在写蝉鸣传得远,如今再细细品味,却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蝉的生命周期颇为神奇。它们在地下蛰伏数年,甚至长达十七年,只为了一个夏天的鸣唱。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是否也能像蝉一样,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等待,只为那一刻的绽放?
午后的沉思
午后,我坐在梧桐树下乘凉。蝉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忽然想到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诗人借蝉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而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更是道尽了处境艰难之人的心声。
这些古诗让我意识到,古人观蝉、听蝉,早已超越了物象本身,而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蝉之于诗人,不仅是夏日的音符,更是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载体。
黄昏的感悟
夕阳西下,蝉声渐稀。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如此钟情于咏蝉。蝉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们尽情地歌唱,毫不保留地展现生命的活力。这种生命态度,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记得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中写道:"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蝉声勾起了诗人的乡愁,也唤起了我深藏的思念。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是否还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倾听内心的声音?
正如虞世南所言,蝉声远传不是借助秋风,而是因为身处高处。人生亦然,要想声名远播,不能依靠外力,而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这或许就是蝉给予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夜幕降临,蝉声已歇,但它们的歌声仍在我心中回荡。这个夏天,因蝉鸣而格外充实,因古诗而分外深邃。我期待着明天的蝉声,期待着新的感悟和启迪。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意思-赏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
【经典诗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全诗翻译赏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蝉》虞世南 垂?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注释:绥(音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流响:连绵的声音。疏桐:稀疏、高大的梧桐树。译文1...
对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对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A. 蝉在高处鸣叫,声音自然传得远,不需要借助秋风 B. 蝉的声音很大,秋风都吹不散 C. 蝉喜欢在高处鸣叫,秋风会把声音传得更远 D. 蝉的声音很特别,与秋风的声音不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象征意义的理解。原句表面写蝉因身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写一篇作文
居高声自远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哎,你知道吗?我家附近有个古老的寺庙,庙里有一棵超酷的梧桐树。每次秋风一吹,叶子哗啦啦地掉,感觉就像电影里的场景。那个寺庙的钟声啊,真的是一绝。有次我早上散步,走到那儿,突然钟声响了,吓我一跳,哈哈。但真的很好听,那种声音让人感觉时间好像都停止了。晚...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主题作文500字精选5篇
【篇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文 蝉鸣于高枝,声传于四野,非秋风之助也,乃其身之高也。此诗虽短,然其所喻之意,却深邃悠远。虞世南以蝉自喻,非仅为言其声之远,实则言其品之高。声之远,非外力之藉,而为内质之显。此乃诗人之高洁,亦为人性之本真。夫人性之高洁,非外力所能助也。古今往来...
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面写蝉因身处高处而声音传得远,实际上是诗人以蝉自喻,表达自己品格高洁,不需要依赖外在权势(秋风)也能声名远播。选项...
对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咏物诗核心句的理解。原句通过蝉居高饮露的意象,表明高洁品格本身具有感召力。A项错在曲解'非是'的否定含义;B项误读'藉秋风'的象征意义;D项过度引申批判色彩。C项准确抓住'居高'与'声远'的因果关系,符合诗人托物言志的本意——以蝉喻人,强调内在品德的重要性。...
对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
对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蝉鸣声传播很远是因为秋风的作用 B. 诗人强调高洁的品行不需要借助外力也能声名远播 C. 描写了蝉在秋天鸣叫的自然现象 D. 表现了诗人对秋风力量的赞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鉴赏能力。原句通过蝉的意象表达深层含义:'居高'既指...
对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
虞世南的《蝉》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面写蝉栖高饮露,声音远传不靠秋风,实则寄托了诗人高洁的志向。正确选项B准确揭示了诗句的象征意义:品德高尚的人如同高处的蝉,不需要借助权势等外力,自然能获得声名。A项仅停留在字面解释;C项误解了'声'的象征意义;D项偏离了诗歌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