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秋日记
床前明月光
推开木窗时,月光正斜斜地铺在书案上,像一匹被揉皱的银缎。忽然想起李太白那句"床前明月光",小篆拓本里的笔画如竹叶般清瘦,此刻竟在青砖地上投出相似的影子。案头镇纸压着的日记本已半月未翻,墨水瓶里还沉着去年冬天的枯桂花。
疑是地上霜
凌晨三点的秋风带着金属的凉意,把月光吹得簌簌作响。楼下环卫工的扫帚划过路面,那沙沙声让我错觉是霜粒在摩擦。忽然记起博物馆见过的小篆《静夜思》拓片,"霜"字上半部的雨字头如冰棱倒悬,下半部的相字却温润如呵出的白气。
举头望明月
防盗窗的格子将月亮分割成若干菱形,像被虫蛀的竹简。五岁练小篆时总把"月"字中间的短横写得过分倾斜,老师说是"吴刚伐桂的斧头滑了手"。此刻云絮游过月轮,倒真似有银斧在斫那些模糊的阴影。
(翻开日记本抄录)
2023年9月12日 晴
颈椎病发作仰头困难,却因此发现月光穿过纱帘会在天花板映出《静夜思》的篆书投影。邻居家的钢琴声传来,弹的竟是《月光奏鸣曲》,青铜器般的音符与小篆的金石味在夜色里缓缓交融。
低头思故乡
冰箱的嗡鸣突然停止,寂静中听见桂花香从窗缝渗进来。这种带着甜味的香气总让人想起母亲酿的桂蜜,她总在重阳节前把装着蜜的玻璃罐摆在月光下,说"要让吴刚闻见人间滋味"。篆书"乡"字里那些缠绕的曲线,此刻化作电话线那头絮絮的叮咛。
合上日记本时,月光已经移到砚台右侧,墨锭的影子恰好遮住"静夜思"三个字。明日该去裱画店取回那幅小篆作品了,或许该在卷轴空白处题几句新得的感悟——毕竟李白的月光,已经辗转照了千年的无眠之人。